正文 第19篇:難忘挖薺菜的日子(1 / 1)

“三月三,地菜煮雞蛋”,在我們這個城市裏,每年的春天,都能聽著小朋友們這種歡樂的、愉快的聲音;在街市上,也常常能看到一些家庭主婦們在這一天,忙碌著,提著大把大把的盛開著細白小花的地菜,暮色中,匆匆返回家中,趕著煮雞蛋。於是,我便常常憶起舊時在湘西老家的這一舊有習俗。

記得,在老家的時候,每年的春天,我便與鄰居的小夥伴相邀,腰肩上挎著一隻小竹籃,提著一把小鐵鋤,來到村莊附近的小路旁、山溪邊、草地上去挖地菜,用不了多久便裝滿一籃子地菜,回家用清水洗了,從木籠裏掏出幾個用來換鹽的雞蛋,與地菜一起煮了,不一會鼎罐鍋裏的水便“咕咚,咕咚”地晌起,整個屋子裏便彌漫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雞蛋尚未煮好,饞嘴的我便催促著大人們快點將雞蛋取出。這便招來大人的喝叱:“饞嘴!這生雞蛋是不能吃的。”從此,我也落下個饞嘴貓的名聲。可我從不在意。我想:饞嘴,就饞嘴,隻要有雞蛋吃就行。許多年後,當時的夥伴與我相見時,提起那段往事,仍然笑個不停。母親講:“吃地菜子煮的雞蛋,有清火,祛病,醒目的作用。”於是,在家中,每年的煮雞蛋,我吃得最多。我想大概在家中幾秭妹中,我是家中唯一男孩子的原因吧。那時,在鄉下重男輕女的思想是有的。而老一輩更盛。據母親講:在我生下的第三天。爺爺便高興地在家裏大擺酒席,宴請村裏人。這在六十年代,對仍很貧窮的山區小村來講,確實是一件很風光的大事。許多年後,大姑來到城裏,提及此事,仍然感慨萬千道:“你可是我們家三代的唯一傳人!”

如今,又到了陽春三月時節,湘西山裏的春天格外燦爛。粉紅色的桃花,潔白的梨花、桐花花事剛過;火紅的三月紅又一簇簇映紅了峻嶺山澗,金黃的油菜花又一隴隴徜徉在田野山坡,那青鬱鬱的地菜更是一叢叢綴滿了地腳村莊。人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但挖地菜的日子,我始終沒有忘記,這不僅因為“三月三,地菜煮雞蛋”這一習俗不能忘記;而且,記憶中,我們家曾有許多次將剛挖來的地菜用清水洗淨,再放入鍋稍許煮過,撈起瀝幹,切碎與幹辣椒爆炒即可;其味,清甘味苦,吃進嘴裏,細細品償,自有一煥清香美味。應該說:親曆過艱難生活困苦的人們,更懂得美好生活的不易。朋友,如果有興趣的話,踏青在外,不妨去品償大自然饋增給我們這一美味珍品、這一綠色佳肴——地菜,去細細領略那份舊有的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