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安逸的晚年生活(1 / 3)

進入老邁的境地,最使瓦特擔心的,就是知識是否在減退。

瓦特像口頭禪似的這樣說:“年老的現象當中,最使人難堪的就是失去青年時代的旺盛精力!”

於是為了試探自己的記憶力,他開始讀起業已忘掉了的德語來,念著念著,又再度能夠好好地念德語了。

“啊!還好,我還不是個老糊塗呢!”瓦特滿布皺紋的臉上才浮現出微笑來。

消磨了瓦特悠長的晚年歲月的,是雕刻複印機的發明。對於終日生活在機械當中,隻知改良和發明的瓦特來說,到晚年仍把發明當作是他唯一的樂趣。

瓦特這項發明,通常都在他家的頂樓上進行。在廚房側廳的頂樓,有一條狹小的樓梯,走上去便是一間低矮的閣樓,這個閣樓就是瓦特晚年工作的房間。

天花板很低,隻有一個窗戶,根本就像堆存東西的地方,還好,從窗口可以看見院子的灌木。因為是頂樓房間,所以白天也顯得很昏暗,而且夏天很熱,冬天很冷。隻有一個暖房用的火爐放在門邊,到了嚴冬,一個火爐根本發揮不了取暖的作用。

為了取得光線起見,瓦特就在屋頂開了個天窗,加以改裝以後,就變成他的工作房了。

在這個小小的頂樓裏,保存了差不多半個世紀以來,瓦特生活中的紀念物。

左邊櫃子裏放著的是他年輕時代所用的各種小工具和研究的畫稿。第二個抽屜收藏著他很早以前製造笛子的工具。最後一個抽屜,則收藏著圓規、分線器、尺、象限儀等數學用具。

牆上掛著他四十多年前在格拉斯哥大學裏開設店鋪時,常穿在身上的那件技師用的皮圍裙。窗口邊兒的那個櫥子,排滿了礦物標本和一些他曾一度研究過的化學藥品的瓶子。火爐的旁邊吊著一隻熔鉛的鍋子,甚至還吊著一根焊接用的烙鐵呢!

瓦特把種種回憶,都—一收藏在這個頂樓裏,失敗也好,成功也好,他半輩子生活的曆史,全部搜集在這個小房間內。

這些東西可以說就是瓦特的精神支柱,每當他一踏入這個房間,這一件件東西總使他陷入沉思,使他沉浸在過去的回憶裏。

就在這個房間,瓦特又完成了許多讓世人驚歎的發明。

1807年,瓦特完成雕像複製機的發明。以前的複印機,隻是複製同樣大小的機械,而現在這個,卻能夠任意地縮小,複製出更為完全的形象。

一天,一個名叫霍金斯的青年來拜訪。交談之下,才知道原來那個人竟和瓦特同時在製造同樣的雕像複製機,這可以說是一種巧合。

“那太巧了!瓦特先生,不如我們一起去申請這個複印機的專利權吧!”年輕人高興地說。

瓦特溫和地笑了一笑,說道:“不,年輕人,這僅僅隻是為了排解寂寞才做的,以後我還想再發明一些東西呢!”

瓦特微笑著謝絕了年輕人,就這樣,專利權的問題就給擱下來了。

瓦特為了想用自己所做的這個機械來複製實物的肖像,就從有名的雕刻家達那萊克那裏,借來亞裏斯多德、蘇格拉底等人的肖像。

他如癡如醉地鑽研這種技術,整天都把自己關在閣樓裏。開始工作的時候,連吃飯的時間都會忘掉。突然覺得餓了,就隨便找點東西充饑。

瓦特的妻子也擔心年老丈夫的健康,時常叫他加以留心,但是,他一躲進頂樓裏,妻子的話語就一概都聽不進去了。

妻子沒有辦法,就在頂樓的火爐上放了些煎麵包,放些雞蛋和冷肉,又準備了一套茶具,這樣一來,隻要他高興的時候,或在工作告一段落的時候,就可以隨便地拿起來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