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謀必欲周密,必擇其所與通者說也,故曰:“或結而無隙也。”

夫事成必合於數,故曰:“道、數與時相偶者也。”

說者聽必合於情,故曰:“情合者聽。”

故物歸類:抱薪趨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濕者先濡。此物類相應,於勢譬猶是也,此言內符之應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類,焉有不相應者?”

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聽者?故曰:“‘獨行之道’。夫幾者不晚,成而不保,久而化成”。

【譯文】

謀劃要想周密,一定要選擇理解自己的人一起謀劃,所以說結交親密就沒有嫌隙。

做事想成功,一定要符合揣摩之術。所以說道理、權術與時機三者必須相合,才能成事。

遊說想要讓人聽從,一定要與對方思想感情相合,所以說感情相合他人才會言聽計從。

所以世上萬物都各歸其類,比如把柴草拋向火中,幹燥的必定先燃燒,往平地倒水,濕的地方水先被引過去。這就是物類互相應和的原理,在形勢上也必然是這樣。這就是說在外部觸摩試探,必定會得到內心的應和。因此說用同類的想法去觸摩試探,哪有對方不相互呼應的呢?

順著他的欲望去觸摩試探,哪有不聽從的呢?所以說觸摩試探術是謀士的秘術,是唯一能行得通的辦法。因而,見到事物的細微跡象便不失良機地采取行動,並不算晚。事情成功了而不自恃自喜,不被功名所束縛,久而久之定能達到教化天下的效果。

【感悟】

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各自的規律,按照不同的性質來實施“摩”之術,天長日久就一定會成功,這就是“內符”和“外摩”相適應的道理。

【故事】

一、解狐舉賢

“解狐舉賢”這個典故比喻人要任人唯賢,以國事為重。

此典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解狐舉刑伯柳為上黨守,柳往謝之曰:‘子釋罪,敢不再拜。’曰:‘舉子,公也;怨子,私也。子往矣,怨子如初也。’”

這段話意思是說:解狐推薦刑伯柳做上黨的郡守,刑伯柳去向他道謝說:“你能原諒我的過錯,我怎麼敢不再次拜謝你呢!”解狐說:“我推薦你,是公事;怨恨你,是私事。你去(上任)吧,我對你的怨恨,一如既往。”

二、克己奉公

“克己奉公”的意思是嚴格要求自己,一心為公。

此典出自《後漢書·祭遵傳》:“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

東漢初年,有一個人叫祭遵,字弟孫,潁川人。他的家庭雖然十分富有,但他生活儉樸,不喜歡穿衣打扮。母親死後,他親自背土為母親的遺體築墳。劉秀起兵反對王莽之後,路過潁陽,看中了祭遵,就任用他當軍市令。有一次,劉秀身邊的侍從犯了法,祭遵就把他殺了。劉秀對將領們說:“你們要當心祭遵!我身邊的侍從犯了法,都被他殺掉了,如果你們犯了法,祭遵一定不會留情麵的。”不久,劉秀又拜祭遵為偏將軍,封為列候。從此以後,祭遵跟著劉秀東征西討,立下了許多功勞。

《後漢書》“列傳”的作者範曄(南朝·宋)在為祭遵作傳時寫道:“祭遵為人廉潔、節儉、謹慎,約束自己,以公事為重。他把皇上賞賜的錢財物,全部分給士兵,家中沒有一點私財。他身穿柔皮做成的低賤的牧人褲,蓋布被子,夫人穿的衣服也非常普通,因此,光武帝劉秀很器重他。祭遵死後,光武帝劉秀感非常悲痛,祭遵的喪車到達河南縣的時候,劉秀詔令文武百官先到祭遵的靈前集合,而劉秀本人穿著素服前往吊唁,哭得非常傷心。”

三、一丘之貉

“一丘之貉”用以比喻同類沒有差別,用來形容反麵的事物,含有不屑一談和譏誚的口吻。

此典出自《漢書·楊惲傳》:“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親任大臣,即至今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

漢朝有一個名人叫楊惲,他的父親是漢昭帝時的丞相楊敞,母親是大史學家司馬遷的女兒。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未成年時就成了當朝的名人。漢宣帝時大將霍光謀反,楊惲最先向宣帝報告。後來他被封為平通侯,當時在朝廷中做郎官的人,賄賂之風極盛,有錢的人可用錢行賄,經常在外玩樂,無錢行賄的人,甚至一年也不能休息一天。楊惲做中山郎後,便把這些弊病全部革除,滿朝官員都稱讚他的廉潔。但他因少年得誌,又有功勞,便驕傲自滿,結果與太仆戴長樂(長樂是宣帝舊友,深受寵信)結怨。

有一次,楊惲聽見匈奴降漢的人說匈奴的領袖單於被人殺了,楊惲便說:“遇到這樣一個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給他謀劃好治國的策略而不用,白白斷送了自己的性命,就像我國秦朝時的君王一樣,一味地信任小人,殺害忠貞的大臣,結果亡國了。如果當年秦朝不這樣做,可能到現在國家還存在。從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產的貉一樣,沒有任何差別呀!”就這樣,楊惲被免職了。

四、衣冠禽獸

這則典故是使人們認清世上那些殘害同類的惡人。

此典出自《燕書》:“彼獸而人,汝則人而獸也!不殺何為?”

齊人西王須,擅長於做販運海外物品的買賣,他經常往來於扶南的眾多城鎮和頓遜的各民族部落中,販運各種珍奇寶物,像玳瑁、頗藜、火齊、瑪瑙等類,晶亮的白光閃爍不止。有一次,在海上忽然遇見一陣風,把船刮翻了,西王須便抓住一根折斷的桅杆,在海裏漂了很長時間,僥幸靠近海岸爬了上去。他穿著濕透的衣服奔走在彝山北麵的山穀之中,山穀幽深昏暗,不見陽光,常像有大雨壓到地麵似的。西王須想到自己可能難逃一死,便尋找一個山洞,希望自己的遺體不被烏鴉鷂鷹啄食了。還沒進入山洞,忽然有一隻猩猩從山洞中走出來,它注視著西王須,表現出同情的樣子。過了一會兒,它便去拿了豆棵、蘿卜、穀穗等食物,比劃著讓他吃。西王須正饑餓難忍,便狼吞虎咽吃下去了。山洞的右邊有一個小洞,睡覺的地方鋪著新的鳥毛,有一尺多厚,非常暖和,猩猩便讓給西王須去睡,自己卻躺在洞口外麵,當時天氣很寒冷,也不顧惜自己,它的語言雖然和人不一樣,但咿咿呀呀的發出聲音,好像安慰勸解的模樣,這樣整整過了一年也不稍有懈怠。有一天,海上開來了一條大船,停泊在山下,猩猩便急忙拉著西王須出來,送他登上船。西王須上船一看,恰好是他的朋友。猩猩還遙望著大船,不忍離去。

西王須對他的朋友說:“我聽說猩猩的血可以染氈布,過一百年也不褪色。這隻猩猩長得很肥,刺死它可以得到一鬥多血,為什麼不上岸去捕捉它呢?”朋友一聽大罵道:“它雖然是一隻野獸卻非常像人,你雖然是人卻像隻野獸呀!不殺你留著有什麼用?”於是他的朋友便用口袋裝了石頭套在他的脖子上,把他推進海裏淹死了。

五、見不逮聞

“見不逮聞”意指親眼見的不及過去聽說的好。後人常用這句成語形容一個人徒有虛名。

此典出自《新唐書·文藝上·崔信明傳》:“世翼覽未終,曰:‘所見不逮所聞!’投諸水,引舟去。”

唐代時,有一個名叫崔信明的人,喜歡寫詩作文,偶爾也能寫出一句兩句的好詩,比如他寫的“楓落吳江冷”一句,就受到了當時人們的讚揚。揚州錄事參軍鄭世翼讀到這句詩以後,非常賞識崔信明的才華。

有一次,鄭世翼坐船在江上遊玩,恰巧崔信明也在江中遊玩。兩船相遇時,崔信明求見,鄭世翼一問才知道眼前這位人物就是崔信明,便和他攀談起來。鄭世翼說:崔君的‘楓落吳江冷’一句寫得妙極了,不知還有沒有新作?崔信明聽到鄭世翼誇獎自己,十分高興,於是立刻拿出一大堆詩稿讓鄭世翼看,鄭世翼翻看幾頁,見寫得平平淡淡,再往下看,簡直看不下去,對崔信明說:“今天我所見的比過去聽說的差多了。”說完,他把詩稿往江裏一扔,命人開船,頭也不回地離去了。

六、見利忘危

“見利忘危”用以告誡人們:見利忘危,則危在旦夕;反之,居安思危,則有備無患。

此典出自《莊子·山木》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一天,莊周在雕陵栗園遊玩,看見一隻奇異的鵲鳥從南麵飛過來。這隻鵲鳥翼長七尺,目大徑寸,從莊周麵前飛過,竟然觸到他的額頭,也不理會,最後落在栗樹林中。

莊周奇怪地說:“這是什麼鳥啊,翅膀這麼大,卻飛不遠;眼睛這麼大,卻看不清?”

於是撩起衣裳,快步走上前去,手拿彈弓,準備尋找機會彈射它。這時,又看見一隻知了,躲在濃蔭下,悠然自得地乘涼,忘記了自身的安危。旁邊,一隻螳螂隱藏在一片樹葉後麵,蠢蠢欲動,得意忘形,準備捕食知了。那隻奇異的鵲鳥一心想捕食螳螂,以致利令智昏,忘乎所以。

七、見獵心喜

“見獵心喜”比喻舊有的愛好總是難以忘卻。

此典出自《二程全書·遺書七》:“明道(程顥)年十六七時,好田獵。十二年,暮歸,在田野間見田獵者,不覺有喜心。”

北宋哲學家、教育家程顥,在宋神宗時,曾當過太子中允監察禦史裏行。後來辭官,在洛陽講學十幾年,弟子們對他有“如坐春風”的比喻。

程顥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十六七歲時,非常愛好打獵,隻要一有時間,就到野外去打獵。後來入朝為官,聚眾講學,時間一長,就把這種愛好漸漸忘記了。離家十二年後,程顥回到自己的家鄉。一路上的景物引起了他的不少甜蜜的回憶,尤其是看到有人在田野裏興致勃勃地打獵時,他更是滿懷喜悅,甚至想親手試一試。

八、見巧之狙

“見巧之狙”比喻買乖弄巧,往往事與願違。

此典出自《莊子·徐無鬼》:“吳王浮於江,登乎狙之山。眾狙見之,恂然棄而走,逃於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抓,見巧於王。王射之,敏給搏捷矢。王命相者趨射之,狙執死。”

這段話意思是說:

吳王乘船在江上遊覽,下船後登上到處是猴子的山上。成群的猴子看見了吳王,都慌忙地逃到深深的叢林中去了。這時卻有一隻猴子不但不走,反而像蛇一樣靈活,上竄下跳,向吳王表現它的靈活敏捷的身手。吳王用箭射它,它卻非常敏捷地將飛快的箭抓到手裏。吳王命令隨從人員一齊射它,於是猴子立刻被亂箭射死了。

九、犬牙相製

“犬牙相製”形容地界相連,如犬牙交錯,可以互相牽製。

此典出自《史記·孝文本紀》:“夫秦失其政,諸侯豪傑並起,人人自以為得之者以萬數,然卒踐天子之位者,劉氏也,天下絕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製,此所謂磐石之宗也。”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為了鞏固劉氏天下,封了許多同姓王。劉邦死後,呂後獨攬大權,呂後的近親也都在把持朝政。公元前180年,呂後死去,大將周勃、陳平等誅滅呂黨,迎接代王劉恒為帝。

使者來到代地,向劉恒報告朝廷大臣都推舉他即位,請他立即動身,劉恒不敢輕易答應。他召集大臣詢問對策。郎中令張武說:“朝廷上的大臣都是高帝(劉邦)手下的將軍和謀士,他們隻知欺詐,不講信義,大王可以謊稱有病,觀察一段時間再作決定。”中尉宋昌不同意張武的意見,他對劉恒說:“大王完全可以放心地去。殘暴的秦皇失了天下,諸侯豪傑一窩蜂似的起兵,誰都想做皇帝,隻有高帝成功了,統一了天下。高帝封了同姓王,地界相連,犬牙相製,劉氏天下堅如磐石。現在老百姓都非常討厭戰亂,渴望安定的生活,就算有的大臣想作亂,老百姓也不肯聽從。大王可以放心地回去即位。”

劉恒覺得宋昌言之有理,又派娘舅薄昭到長安見太尉周勃,探聽到朝臣們真心實意想擁他為王,便動身回京,做了皇帝,他就是漢文帝。

一〇、郭開陷害廉頗

廉頗從長平免職歸來,在他失去權勢的時候,往日的門客全都棄他而去。等到他再被重用當大將軍,那些門客又都陸陸續續地回來了。廉頗說:“諸位還是請回去吧!”門客說:“唉!你為什麼明白得這麼遲呢?現在天下都以市場裏做買賣的方式交朋友,你得勢時,我們來追隨你;你失勢時,我們離開你,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啊,你又何必埋怨我們呢?”六年以後,趙王派廉頗攻打魏國的繁陽,並占領了它。

趙孝成王去世後,太子體襄王繼位,起用樂乘代替廉頗。廉頗大怒,攻打樂乘,樂乘逃跑了。廉頗隻好投奔到魏國的大梁。第二年,趙國派李牧為將軍攻打燕國,占領了武遂、方城。

廉頗在大梁住了很長一段時民魏並不信任重用他。而趙國由於屢次受到秦國的圍困,打算重新起用廉頗、廉頗也想再為趙國出力。趙王派了一名使者前往魏國,觀察一下廉頗是否還可以任用。廉頗的仇人郭開用重金賄賂那位使者,讓他低毀廉頗。趙國的使者見到了廉頗,廉頗特意在使者麵前一次吃了一鬥米的飯,十斤肉,然後披戴甲胄一躍上馬,以表示自己還可以被任用。可是那位接受賄賂的趙國使者回去向趙正報告說:“廉將軍雖然老朽,還很能吃飯。然而,隻跟我坐了一會兒的工夫,就去拉了三次屎。”趙王一聽,認為廉頗真的老邁不中用了,就沒有召他回國。

楚國聽說廉頗在魏國,就暗中派人去迎接他。廉頗自從做了楚將之後,沒有建立任何功勳。廉頗說:“我真想指揮趙國的子弟兵啊!”最後,廉頗死在了楚國的壽春。

一一、心直口快的顏斶

齊宣王召見顏斶喊道:“顏斶你上前。”顏斶也叫道:“大王您上前。”齊宣王滿臉不悅。左右臣都責備顏斶:“大王是一國之君,而你顏斶,隻是區區一介臣民,大王喚你上前,你也喚大王上前,這樣做成何體統?”顏斶說:“如果我上前,那是貪慕權勢,而大王過來則是謙恭待士。與其讓我蒙受趨炎附勢的惡名,倒不如讓大王獲取禮賢下士的美譽。”齊宣王怒形於色,斥道:“究竟是君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顏不卑不亢回答說:“自然是士人尊貴,而王者並不尊貴?”齊王問:“這話怎麼講?”答道:“以前秦國征伐齊國,秦王下令:‘有敢在柳下惠墳墓周圍五十步內打柴的,一概處死,決不寬赦!’又下令:‘能取得齊王首級的,封侯萬戶,賞以千金。’由此看來,活國君的頭顱,比不上死賢士的墳墓。”宣王啞口無言,內心極不高興。

左右侍臣都叫道:“顏斶,顏斶!大王據千乘之國,重視禮樂,四方仁義辯智之士,仰慕大王聖德,莫不爭相投奔效勞;四海之內,莫不臣服;萬物齊備,百姓心服。而即便是最清高的士人,其身份也不過是普通民眾,徒步而行,耕作為生。至於一般士人,則居於鄙陋窮僻之處,以看守門戶為生涯,應該說,士的地位是十分低賤的。”

顏斶駁道:這話不對。我聽說上古大禹之時有上萬個諸侯國。什麼原因呢?道德淳厚而得力於重用士人。由於尊賢重才,虞舜這個出身於鄉村鄙野的農夫,得以成為天子。到商湯之時,諸侯尚存三千,時至今日,隻剩下二十四。從這一點上看,難道不是因為政策的得失才造成了天下治亂嗎?當諸侯麵臨亡國滅族的威脅時,即使想成為鄉野窮巷的尋常百姓,又怎麼能辦到呢?

所以《易傳》中這樣講,身居高位而才德不濟,隻一味追求虛名的,必然驕奢傲慢,最終招致禍患。無才無德而沽名釣譽的會被削弱;不行仁政卻妄求福祿的要遭困厄;沒有功勞卻接受俸祿的會遭受侮辱,禍患深重。所以說,‘居功自傲不能成名,光說不做難以成事’,這些都是針對那些企圖僥幸成名,華而不實的人,正因為這樣,堯有九個佐官,舜有七位師友,禹有五位幫手,湯有三大輔臣,自古至今,還未有過憑空成名的人。因此,君主不以多次向別人請教為羞,不以向地位低微的人學習為恥,以此成就道德,揚名後世。唐堯、虞舜、商湯、周文王都是這樣的人。所以又有‘見微知著’這樣的說法。若能上溯事物本源,下通事物流變,睿智而多才,則哪裏還有不吉祥的事情發生呢?《老子》上說:‘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所以諸侯、君主皆自稱為孤、寡或不穀,這大概是他們懂得以賤為本的道理吧。孤、寡指的是生活困窘、地位卑微的人,可是諸侯、君主卻用以自稱,難道不是屈已尚賢的表現嗎?像堯傳位給舜、舜傳位給禹、周成王重用周公旦,後世都稱他們是賢君聖主,這足以證明賢士的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