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韓信水淹楚軍
楚漢戰爭中,韓信在攻克齊國臨淄後,又率兵乘勝追擊齊王。楚王項羽見此情形,便派大將龍且帶著人馬去救援齊王。
有位謀士對龍且說:“漢兵遠道而來,而且勇敢善戰,勢不可擋。齊、楚兩國的軍隊都是在本鄉本土打仗,將士們士氣不高昂。如果我們堅守城池,不同漢兵交戰,同時派人到被漢軍占領的地方去鼓動齊人,告訴他們齊工沒有滅亡,讓他們起來反抗漢軍的占領,這樣,漢軍的糧草維持不了多長時間便會告急,那麼他們就不戰自垮了。”
誰知龍且是個剛愎自用的人,他認為韓信不足懼,並不是不可戰勝,所以他不聽從這位謀士的建議,執意要同韓信交戰,期望能打敗韓信,好向楚王邀功領賞。
楚漢兩軍在濰河兩岸紮營,隔河對峙起來。韓信命令士兵們趕製了一萬多個沙袋,並派人在夜裏偷偷將沙袋搬到濰水上遊阻塞河水,然後率軍渡水,敲響戰鼓,向楚軍發動進攻。
當楚軍開始回擊後,韓信的部下馬上假裝敗北,逃回岸上。龍且見此情形,以為漢軍不堪一擊,便下令渡河追擊。當大批楚軍士兵渡河時,韓信命令士兵搬去上遊的沙袋,水流突如其來,洶湧而至,楚軍慌作一團。韓信又下令立刻反擊,漢軍便掉頭攻擊慌亂中的楚軍,龍且在亂軍中被殺死,楚軍大敗。
八、苑中種麥
“苑中種麥”說的是唐玄宗親自種麥的故事,人們用它喻指皇帝勵精圖治、重視農業生產的明智之舉。
此典出自《舊唐書·玄宗紀》:“此將薦宗廟,是以躬親,亦欲令汝等知稼穡之難也。”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762年),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秋出生於東都洛陽。為人英勇果斷,多才多藝,精通音律,擅長於書法,儀態俊逸,一表人才。
唐睿宗是一個昏庸懦弱的人,他依靠兒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力量得到帝位,因此,登上帝位後他就立李隆基為太子。公元712年,唐睿宗讓位給李隆基自己改稱太上皇。唐玄宗是一位勵精圖治的皇帝,從公元713年至公元736年,為了求得國內的安寧,在用人和納諫等方麵,表現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因此,開元年間,經濟繁榮,國威遠揚,是唐朝的黃金時代。
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夏季,唐玄宗親自在苑中種麥子,率領皇太子等人收割莊稼,對皇太子等人說:“因為要把這些收獲下來的糧食供奉於宗廟,所以我要親自動手收割,也想叫你們懂得耕種收獲糧食的艱難。”他把糧食分賜給侍臣們,對他們說:“每年派人巡視檢查禾苗莊稼,要知道到底能產多少糧食,但是,他們所報的數字多是浮誇,與事實不相符。所以,我要親自種植,看一畝地到底能收多少糧食,以推測收成如何。況且,《春秋》這本書極力描述麥子禾苗,難道稼穡之事不是古人所重視的麼!”
九、齋馬清風
“齋馬清風”形容官吏居官清廉。
此典出自《舊唐書·馮元淑傳》。
唐代,有一個人叫馮元淑,在武則天時期任清漳縣令,政績非常突出,老百姓都極為尊敬和愛戴他。後來,馮元淑又出任浚儀、始平縣令,都是單人獨騎前去赴任,從來都不帶妻子兒女一同前往。他所騎的馬,午後就不再喂草料,馮元淑說,這是讓馬作齋戒。而且他自己以及他的隨從奴仆,每天隻吃一頓飯。節省下來的俸祿,都用來作辦公的費用和賜給貧寒的人們。有人譏笑他是為了沽名釣譽,馮元淑說:“這是我的本性,不覺得清苦。”唐中宗(李顯)時,皇帝發下詔書慰勞和勉勵他,並叫史官編寫他的事跡。
一〇、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後人用“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比喻在作戰時避開敵人的銳氣,等敵人疲乏退縮時,狠狠地加以打擊。
此典出自《孫子·軍爭篇》:“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軍爭篇》是孫子兵法中卷的第三篇,主要闡述兩軍如何爭取戰爭的主動權。孫武認為:除了要知道“以迂為直”的策略以外,還必須把握作戰的時間。
孫武說:對於敵人的軍隊,要打擊他的士氣;對於敵軍將領,要打亂他的決心。早晨士氣最旺盛,午間逐漸懈怠,到了晚上就疲乏思歸了。善於打仗的人,要避開敵軍初來時的銳氣,等到敵軍懈怠、疲憊不堪時再去攻擊,這是掌握士氣的方法。
一一、前徒倒戈
“前徒倒戈”比喻軍隊背叛,調轉槍口攻擊自己。
此典出自《尚書·武成》:“會於牧野,罔有敵於我師,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
商紂王是個暴虐的國君。人民非常痛恨他。
當時,周國是商朝的附屬國。周文王勵精圖治,積極準備力量,決心消滅紂王。他善於籠絡人心,因此許多諸侯國都背離商朝,歸附了周國。
周文王死後,他的兒子武王繼位。周武王決心繼承父親遺誌,完成滅商大業。
公元前1066年,武王率領兵士四萬五千人,勇士三千人,戰車三百輛,討伐商紂王。各諸侯國紛紛起來響應。
周武王指揮大軍向商朝別都朝歌,(現在河南省淇縣)發起猛烈進攻,攻到牧野,(現在河南省汲縣北部),距朝歌七十裏路。周武王在牧野召開誓師大會,列舉了紂王的種種罪狀,號召將士團結戰鬥,奮勇殺敵。
當時,商紂王正在宮中和妃子飲酒取樂,突然聽到這個消息,驚慌不已,匆忙率領七十萬大軍,趕到牧野迎戰。商軍官兵不願替紂王打仗,戰鬥一開始,紂王前鋒部隊的士兵就,配合周軍,掉轉矛頭向紂王殺去。結果商軍大敗,死傷無數,屍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把木杵都漂起來了。紂王走投無路,自焚而死。從此,商朝滅亡。
一二、兵不厭詐
“兵不厭詐”意思是作戰時可以使用詐術,最後達到使敵人作出錯誤判斷的目的。
此典出自《韓非子·離一》:“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虞詡,字升卿,是東漢安帝時的武都太守,有一次,他奉命帶領幾千人馬到甘肅境內去和羌人作戰,他下令日夜兼程,所過之處每天都增加挖掘煮飯用的灶,前後挖了幾十個,有人迷惑不解,就問他說:“從前孫臏每天減灶,而你每天增灶,是什麼道理呢?”虞詡答道:“兵不厭詐,敵人人數比我們多,但看到我們每天增灶,就會認為我們每天都在增加兵員,就不敢跟蹤追擊了。減灶是‘示弱’,增灶是‘示強’,情況不同,辦法也就不同。”結果羌人果然中計了,遭到失敗。
一二、黎丘丈人
這個典故的主旨,就是教育人不要被似是而非的假象所迷惑因而犯錯誤。
此典出自《呂氏春秋·慎行論·疑似》。
梁國的北部有個黎丘鄉,那裏有個奇鬼經常裝扮成人的子侄、兄弟的模樣。有個鄉裏老人到集市上去,喝醉了酒後回家,黎丘奇鬼就扮作他兒子的模樣,假意攙扶他,一路上卻把他折磨得痛苦不堪。
老人回到家裏,酒醒以後,責備他的兒子,說:“我作為你的父親,難道說不慈愛嗎?我喝醉了酒,你在路上折磨我,這是為什麼呢?”
他的兒子流著眼淚,伏在地上叩頭說:“真是罪孽啊!並沒有這樣的事呀!昨天我明明去東鄉人那裏討債去了,是可以問明白的。”
他父親相信他的話,說:“唉!那一定是那個奇鬼了,我本來早就聽說過這種事了!明天,我再到集市上去喝酒,如果再遇見它,就把它殺掉。”
第二天,老人在市上又喝醉了,他的兒子擔心父親回不來,就到路上去迎接他。老人看到自己的兒子,誤以為是奇鬼,就拔劍殺死了他。
老人的智慧被像兒子的奇鬼弄糊塗了,結果竟殺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
一三、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此典出自古樂府《雞鳴》:“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傍。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亡。”
《雞鳴》是樂府《相和歌》的曲名,以首句“雞鳴高樹巔”名篇。這首古辭分為三段,意思不相連屬。其中第二段中寫道:
水井旁邊有一棵桃樹,桃樹旁邊有一棵李樹。蟲子咬桃樹的根時,李樹雖沒有遭蟲害,但卻替桃樹著急、難受,以致幹枯而死。像桃李這樣的樹木,竟能同情互愛,以身相代,但是同胞兄弟卻還有把手足之情忘掉的呢!
這些詩句,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勾心鬥角和兄弟之間彼此嫉妒、自相殘殺的情景,諷刺有些兄弟還不如樹木。
一四、力士脫靴
“力士脫靴”形容文人墨客蔑視權貴,狂放不羈。
此典出自《新唐書·李白傳》:“白嚐侍帝,醉,使高力士脫靴。”
李白喜歡喝酒。有一次,李白陪唐玄宗喝酒,喝得酩酊大醉,讓唐玄宗的親信太監高力士為他脫靴子。高力士平日顯貴,遇到此事,因而覺得是一種恥辱,於是就挑撥楊貴妃說,李白在詩中把她比作漢朝的舞妓趙飛燕,這是侮辱她,於是楊貴妃懷恨在心。唐玄宗想授李白官職,但卻被楊貴妃阻止了。李白深知自己不為唐玄宗的親信所容,於是更加狂放不羈,與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友,被稱為“酒八仙人”。李白懇求回到山裏,唐玄宗賜以金錢,就讓他走了。
一五、柳生左肘
“柳生左肘”用以形容人的生老病死。人們也常常用“柳生左肘”比喻對死亡的達觀態度。
此典出自《莊子·至樂》:“支離叔與滑介叔觀於冥伯之丘,昆侖之虛,黃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惡之。”
支離叔與滑介叔(支離叔象征忘形的人,滑介叔象征忘智的人)一同遊覽於冥伯(寓言中的山名)之丘、昆侖之野,傳說那裏曾是黃帝休息的地方。突然,滑介叔的左肘長出一個腫瘤,他大吃一驚,好像非常厭惡它。
支離叔說:“你厭惡它嗎?”
滑介叔說:“不,我有什麼可厭惡的呢!生命,不過是暫時存在的一種形式而已;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運行,四肢百體湊集在一起,不過是一堆塵垢穢物,並不是真東西。況且,以生為晝,以死為夜,死與生如晝夜交替,天不能沒有晝夜,人又怎能沒有死生!我與你同遊,為的就是觀察這種變化,如今這種變化來到我身上,合乎至樂的道理,我有什麼可厭惡的呢!”
一六、魯人起
後人用“魯人起死”這個典故說明:活人死了,根本不能用藥複活。活人與死人有本質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