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與智者言,依於博;與拙者言,依於辨;與辨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於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過者言,依於銳。
此其術也,而人常反之。是故與智者言,將以此明之;與不智者言,將以此教之,而甚難為也。故言多類,事多變。故終日言,不失其類,而事不亂。終日不變,而不失其主。
故智貴不妄,聽貴聰,智貴明,辭貴奇。
奇:巧妙。
【譯文】
跟聰明人說話,就要依靠淵博知識為原則;跟不善言談的人交談,就要靠能言善辯,跟能言善辯的人交談,要簡明扼要;跟地位高貴的人說話,要依靠氣勢;跟有財富的人說話,要顯示出高雅廉潔;跟貧窮的人說話,要講求實際利益;跟地位低賤的人說話,要態度謙恭;跟勇敢的人說話,要顯示果斷;跟愚蠢的人說話,要直截尖銳。
這就是說話的技巧,但是,人們常常反其道而行之。因此跟聰明的人談話就用這些技巧去開導他;如果跟愚笨的人談話就用這些技巧去教導他,卻很難辦到。因此論說有很多種類,事情也變化萬千。整日說辯隻要不偏離各種言辭的原則,那麼所議論的事就會有條不紊。終日變化所論之事,也不會迷失論說的主題。
因此聰明的人最可貴的在於言談中不妄加議論。聽人講話最重要的是聽得清楚,智慧最重要的在於通曉事理,說辭最重要的是出人意料。
【感悟】
人的學識和社會背景都是不一樣的,對於不同的談話對象要采用不同的談話方法。或依於博,或依於辯,或依於勢,等等,隻要掌握了這些方法,那麼在談話中無論談論的是哪一方麵的事情,在談話過程中發生怎樣的變化,你都會掌握主動權,說話有條不紊。
【故事】
一、孔子三緘其口
春秋時期,孔子列遊到東周,參觀周天子的祖廟。廟堂右邊台階前有一尊銅像,它嘴上貼著三層封條,背上還刻有銘文說:“這是古代說話特別謹慎的典範。要引以為戒啊,要引以為戒啊!不要多說話,多說話就多敗亡;不要多管事,多管事就會多禍患。安樂時一定要警戒自己不要忘乎所以,更不能去做使自己後悔的事情。別認為當時沒什麼禍患,其禍患將會很長久;別認為沒有什麼損害,其禍患將會很大;別認為沒什麼殘害,其禍患將會蔓延;更別認為沒有人知道,老天將會懲罰你。小火微光撲不滅,對怎能奈何熊熊大火;涓涓細流不堵住,就會彙成滔滔的江河;綿綿的絲線不剪斷,就會織成羅網;不砍伐青青的幼樹,枝繁葉茂之後,將需要更大的斧頭。如果不能做到謹慎行事,就會釀成禍患;口有什麼壞處呢?它是招禍之門。強暴蠻橫的人往往死得很慘,爭強好勝者必然會遇上對手;盜賊怨恨主人,百姓妒忌顯貴。君子深知不可能壓倒天下的人,所以甘落人後、甘居人下反而使人敬慕。取柔弱之勢,居低下之位,誰也不能與之抗爭。人們都趨向彼方,我獨堅守此處;眾人都盲目跟從,唯獨我不肯隨波逐流;內心蘊藏著自己的智慧,從不與別人比試技能高下;這樣,即使身份尊貴,地位顯赫,也沒有人加害於我。大江大河之所以比眾多的溪流更加源遠流長,就是因為它地處低下之位。上天行事不分親疏,常常保護好人。要以此為戒啊!要以此為戒啊!”孔子看後,回頭對弟子們說:“你們要記住這些話!這些話雖然粗俗,但卻切中事情的要害。《詩》上說:‘小心謹慎,如麵臨深池,如腳踩薄冰。’能做到這樣立身處世,就不會因說話而導致災禍的發生了!”
二、言必有中
著春秋時期,魯國有一個儲存財貨、兵器等物的倉庫,叫長府。魯昭公曾以長府為據點,攻打過季孫氏。魯昭公被趕走以後,季孫氏為了防止魯昭公反攻就決定改建長府。孔子的弟子閔子騫說:“照老樣子下去,難道不行嗎?為什麼一定要改建呢?”孔子說:“閔子騫平時不怎麼說話,沒想到一說話就說到要害上。”
《周書·武帝紀上》中講公元六世紀二十年代,黃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大起義徹底瓦解了統治中國北部的北魏王朝,後來便在北方形成東魏和西魏兩個割據政權,與割據江淮以南的梁形成政權三分鼎立的形勢。後來,東魏改為齊,西魏改為周——後人稱它為北周。(北)周武帝宇文邕,死後諡號為武皇帝,稱為高祖。宇文邕字禰羅突,是宇文泰(字黑獺,死後諡號為文皇帝,稱為太祖)的第四個兒子。他的母親叫叱奴太後,在大統九年生下宇文邕,天和二年(公元567年)被尊為皇太後。宇文邕非常孝順父母,聰明又有才幹。父親非常器重他,說:“將來成就大業的,一定是他。”字文邕的大哥宇文毓(小名統萬突,死後諡號為明皇帝,稱為世宗)即位後,特別喜愛宇文邕,每逢研究朝廷大事,大多都讓宇文邕參加討論。宇文邕性格深沉,深謀遠慮,如果不征求他的意見,那麼他就會一直保持緘默。宇文毓經常歎息說:“四弟不喜歡說話,可是說起話來,都能說到點子上。”
三、荀況的禮義
荀況又稱荀卿,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之一,戰國末期趙國人。戰國末期,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又經過長期的兼並戰爭,一個全國統一的局麵正在形成。荀況的思想,反映了實現統一集權的進步要求,並從理論上為地主階級建立中央集權製造輿論。他對春秋戰國以來的各派學說進行了研究和總結,有批判,有吸收,而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論。
《效儒》是荀況論述“大儒”與“俗儒”的對立,重點闡述“大儒”即荀況理想中的地主階級政治家、思想家的政治作用的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荀況尖銳地批判了以孟軻為代表的“俗儒”,借“大儒”來表達自己致力於社會變革,實現統一天下的政治抱負。他認為,隻有重用“大儒”,才可以達到“天下為一,諸侯為臣”的封建統一局麵。但是,由於階級和曆史的局限性,荀況太過於誇大了所謂“聖人”的作用,把“聖人”說得完美無缺、形象高大,是實現封建統一的唯一因素。
荀況說:那些被稱之為聖人的人們,辦事是那樣的井井有條;意誌是那樣的堅定不移,始終如一。他們安然自若,是那樣經久不息;光明磊落,能夠清醒地運用智謀;端正不邪,其行動是那樣地符和禮義……用最好的最完備的方法治理國家,任何事物都不能使他動搖,這就叫做聖人。
四、二者必居其一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去齊國,向齊王提出很多建議,但齊王都沒接受。孟子離開齊國時,齊王贈送給孟子一百金,他也不接受。到了宋國,宋君贈送給孟子七十金,他反而接受了。又到了薛國,薛君贈送給孟子五十金,他也接受了。
孟子的學生陳臻對這個問題很迷惑,問他說:假如說您不接受齊王的贈金是對的,那麼,接受宋君、薛君的贈金就不對了;如果說接受宋君、薛君的贈金是對的,那麼,不接受齊王的贈金就是錯的了。一個人前後的行為應當一致,您隻能在這二者中選擇一種(“夫子必居一於此矣”),怎麼前後矛盾呢?
孟子向陳臻解釋說:“你說的是非常道理,但不了解其中真正的原因。在宋國,我將去很遠的地方,路上要用錢,不接受行嗎?我到了薛國,看見到處都戒備森嚴,我住的地方有士兵站崗。薛君給我五十金,我當然要接受。但我不是自己要,而是把它分給了士兵。談到齊國,齊王給我的贈金,我沒有用處,沒有用處而又要別人的贈金,那不是向別人借錢嗎?天下哪有君子向別人借錢的呢?”陳臻聽了,覺得老師說得很有道理。
五、減灶破魏
戰國時期,群雄紛爭。一次,魏國軍師龐涓統領大軍攻打韓國,韓國自知不敵,便派人去齊國求援。
齊威王召集文武百官商議此事,他主張出兵,所以問:“諸位看何時發兵最好呢?”宰相鄒忌反對出兵,說:“最好不發兵。”大將田忌則認為,如不援助韓國,韓國的末日在即;而如果打算援助韓國,就不如趁早發兵。這時,孫臏說道:“魏國此次來者不善,恐怕是要置韓國於死地,韓國無法抵敵,所以才向我們伸出求援之手。最好立即告知韓國,齊國一定會發兵相援,以便堅定他們禦敵的信心,等稅軍勞頓之時,我們再出師,就會輕鬆得多。”齊威王對孫臏的計策很讚賞。
過了一些時候,齊威王派大將田忌、軍師孫臏率領援軍,向魏國陪都大梁進發。魏國則命太子申、軍師龐涓率軍與齊國援軍決戰。孫臏分析說:“趙、魏、韓三國兵士,向來準悍勇武,他們認為齊國人膽怯,所以常常輕視齊國人。我們不妨順著敵人的心意,引誘他們走人歧途。《孫子兵法》中說:‘以百裏的速度急行軍,會使上將跌倒;以50裏的速度急行軍,那麼士兵死的死,逃的逃,抵達目的地後,最多能剩下一半人馬。’我們要讓龐涓中這個計。”
田忌聽了孫臏的話點頭稱是,並且下令,齊軍進入魏國領土後,最初建10萬個爐灶,第二天建5萬個爐灶,經三天建兩萬個爐灶,依次遞減爐灶的數目。
龐涓聽說齊軍的爐灶日益減少的情況後,十分高興,說:“早聽說齊國人膽小,果然如此,沒想到,齊軍三天來已潰散過半。我們應乘勝追擊,不可錯過良機。”
於是,龐涓親自率軍前進。孫臏估算龐涓黃昏時分可到馬陵。馬陵那個地方,上有絕壁,下有深穀,可謂天險,孫臏命令萬餘弓箭手在那裏埋伏,並下令:“看見火光後,就集中射擊。”進入夜間後,龐涓果然率領騎兵長驅直入,來到馬陵道,他們舉著火把照明。齊軍伏兵看到火光,萬箭齊射,魏軍驚慌失措,四下逃散,被齊軍一舉擊潰。這一仗,齊軍大獲全勝,並且活捉了魏國軍隊的統帥太子申。
六、劉邦歹秦
公元前207年,即秦二世三年,各地的起義軍日益壯大,秦朝統治發發可危。這年6月,劉邦率領數萬人馬與張良帶領的反秦軍會師,向南出擊,在犨東大敗秦軍,攻占了南陽郡的大部分地方,秦南陽守將齮被迫退守宛城。
劉邦繼續往前推進,準備擴大戰果,張良則認為秦軍勢力目前還比較強大,而且宛城堅固無比。如果我們不攻克宛城就西進,那麼我們就會前後受敵。
劉邦認為有道理,就采納張良的建議,率領一支部隊乘黑夜秘密返回宛城,次日天明的時候,齮一見劉邦兵臨城下,宛城被圍,準備自殺殉節,被部下陳恢勸阻。陳恢要齮不必為即將滅亡的秦朝殉節,他們一同出城會見劉邦,分析攻城之弊和投誠之利。劉邦認為陳恢言之有理,就接受了齮的投誠,還封他為殷侯,繼續據守宛城。劉邦帶走泰南陽守軍的武器和精兵,繼續西進。
8月,劉邦帶領的軍隊行進到武關一帶。當時,秦二世被趙高逼迫自殺,子嬰被立為秦王。9月,子嬰又把專權的趙高刺殺了,率領軍隊據守崤關,阻擋劉邦西進。
劉邦聞訊後,急令自己的部隊進擊崤關。張良勸阻道:“敵我雙方勢均力敵,我們不能貿然行事。”
於是劉邦先派部分士兵,在峪關周圍山頭遍插自己的旗幟,以便虛張聲勢,炫耀武力,威懾秦軍,從而使敵人產生恐懼心理。另一方麵,他又讓酈食其、陸賈帶上厚禮勸降秦將,曉之以利害,威利並用,軟硬兼施,秦將果然被迷惑,答應倒戈。接著,劉邦突然向秦軍發動進攻,並繞過崤關,長驅直入,一路大敗秦軍,攻占了鹹陽。秦王朝的統治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