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亡命人阿卡耶夫——“鬱金香”的“花毒”(1)(3 / 3)

阿卡耶夫一直將聖彼得堡看作自己的第二故鄉,自詡是“半個聖彼得堡人”。1968年,阿卡耶夫以優異的成績從列寧格勒精密力學和光學學院畢業後,留校攻讀研究生並擔任高級實驗員等職。1972—1973年期間,他在伏龍芝工學院從事計算機技術研究工作,後又回到母校擔任高級研究員和講師。直到1976年才返回家鄉在比什凱克工學院任教。

1980年,阿卡耶夫獲得了技術科學博士學位,並先後任比什凱克工學院講師、副教授、教研室主任。阿卡耶夫在學術上頗有建樹,著有80多部學術著作和論文,多次榮獲國家與社會獎章。1984年,名聲日隆的阿卡耶夫當選為吉爾吉斯科學院通訊院士。在1986—1987年的一年間,他出任了吉爾吉斯斯坦共產黨中央科學和高教部部長。1989年,他榮升為吉爾吉斯斯坦科學院院長,並當選為蘇聯人民代表。

阿爾耶夫在業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是吉爾吉斯斯坦最著名的學者,在世界上也頗有名氣,至今還保留著紐約科學院名譽院士的頭銜。

學而優則仕,阿卡耶夫最終轉行從政。1990年,是阿卡耶夫人生的重大轉折,他當選為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次年10月,在全民選舉中他當選為獨立的吉爾吉斯共和國總統。

受當時公開性和多樣化思潮的影響,獨立後的吉爾吉斯斯坦在政治體製上確立了三權分立、多黨製的原則。此後,林林總總的反對黨紛紛成立,數量之多堪稱亞洲之最。吉爾吉斯斯坦言論相對自由,反對黨還有聲援自己的電視台、廣播電台和報紙,西方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組織也在吉爾吉斯斯坦頻繁活動。整個吉爾吉斯斯坦出現了一派“民主”景象。

“民主”的吉爾吉斯斯坦很快成為西方國家眼裏的“中亞民主小島”,而阿卡耶夫也被美國人認為是“中亞地區公開民主領袖的典範”。

出現在公開場合的阿卡耶夫臉上總是帶著微笑,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印象。他曾經是西方媒體的寵兒,也是“亞洲價值觀”的信徒。他還經常引用丘吉爾和林肯的名言,也是傑斐遜和羅斯福的狂熱仰慕者。

在外交上,阿卡耶夫奉行左右搖擺的騎牆派政策,既想得到美國的支持,又想得到俄羅斯的幫助。在俄美之間兩麵“討好”,但那無疑是在“走鋼絲”,結果往往是兩麵得罪,夾在中間受氣。

吉爾吉斯斯坦位於中亞東北部,北、東北與哈薩克斯坦相鄰,西南與烏茲別克斯坦接壤,南靠塔吉克斯坦,東南和東麵與中國山水相連。

全國人口不足500萬,麵積不足20萬平方公裏,境內多山,全境海拔在500米以上,其中三分之一的地區海拔在3000—4000米之間。吉爾吉斯斯坦的經濟以農牧業為主,較為落後,在地區事務中地位不甚重要。

就是這樣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地方,卻是美國在中亞和高加索戰略目標上的重要一環。

中亞地處歐亞大陸腹地,被譽為歐亞大陸的“心髒地帶”。這裏的國家多為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且與中國相鄰,美國知道,一旦控製吉爾吉斯斯坦,就等於在俄羅斯和中國之間釘入了一個楔子。如果能以吉爾吉斯斯坦為突破口,逐步控製整個中亞,就必然對中國和俄羅斯形成戰略圍堵,這恰恰是美國夢寐以求的。況且中亞地區石油儲量尤為豐富,是僅次於中東的石油倉庫,天然氣的儲量也僅排在俄羅斯和中東之後,位居世界第三。所以,無論從戰略角度還是能源需求角度,中亞地區都是美國的必爭之地。

尤其是“9·11”事件過後,中亞地區地緣戰略意義驟然上升,美國更是借在阿富汗打擊恐怖組織為名,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的瑪納斯國際機場附近建立了甘西空軍基地。

在阿富汗反恐戰爭期間,北約軍隊在比什凱克來往穿梭,使其成了軍事重鎮,曾一度被稱為“國際部隊的大本營”。美國和西班牙共有1000多名士兵駐守在此,數十架飛機停在基地內。該基地名義上屬於北約,實際掌控者就是美國。

美國在這裏建基地,俄羅斯自然不會示弱,在離甘西不足30公裏的地方又建立了坎特軍事基地。俄羅斯在該基地部署了700多名官兵、工作人員和一些先進的戰鬥機。

吉爾吉斯斯坦創造了一個世界“神話”,即在同一國土上部署了兩個“對立”國家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