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亡命人阿卡耶夫——“鬱金香”的“花毒”(2)(2 / 3)

軍事、經濟已然在美國的直接或間接控製之下,剩下的工作就是將這些國家“改造”成自己需要的樣子,以便操縱。從冷戰結束以後,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利用前蘇聯國家民眾對集權政治的反感和對社會民主的渴望,積極向這些國家廣泛地“推銷民主”。美國認為中亞是獨聯體中“民主基礎最為脆弱”的地區,盡管這些國家背後靠著同樣強大的俄羅斯,但美國從未放棄對這些國家的“改造”,吉爾吉斯斯坦就是其中之一,也是美國改造的“佳品”。

近年來,美國在伊拉克的行動不斷受挫,這迫使其全球戰略不得不發生變化。在不完全使用武力的前提下,美國越來越注重運用非軍事手段來達到自己對外政策的目標,其重心就是“操控混亂”局勢,不僅在中東,而且在後蘇聯空間製造混亂。

趁吉爾吉斯斯坦大選之機,美國不斷給政府當局施加壓力,敦促阿卡耶夫屆滿後下台,又不允許其親屬接任總統,此外,美國還大力扶植吉爾吉斯斯坦國內的反對派。

早在2004年年初,美國國會就邀請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理巴基耶夫等4名反對派代表人物訪問華盛頓,討論吉爾吉斯斯坦政黨建設和如何保障議會、總統選舉的公正性等問題。與此同時,美國還借助非政府組織對吉爾吉斯斯坦進行滲透,為“和平演變”做準備。歐亞基金會、國際人權組織等在吉爾吉斯斯坦的活動非常活躍。

在吉爾吉斯斯坦議會選舉前,美國通過自己出資開辦的廣播電台、報紙散布反政府言論和資料,挑撥青年人對政府的反對情緒。美國還出資建立了一家印刷廠,資助非政府組織和媒體,散布各種關於阿卡耶夫政權腐敗問題的資料,敗壞阿卡耶夫的名譽和權威。

據不完全統計,常年待在吉爾吉斯斯坦從事“基層民主工作”的美國人有數百人之多。在這樣一個小國裏,美國有10來個非政府組織在活動,有的組織在吉爾吉斯斯坦國內竟設有十幾個辦事處,從發放貸款、組建公司到提供信息、經營指導等無所不為。美國對中亞各國反對派的支持更是路人皆知。吉爾吉斯斯坦議會選舉期間,美國駐吉國大使斯蒂芬·揚公開承認,美國為推動“民主”和支持反對派候選人已經花費了500萬美元。

除了美國這支背後黑手的操控,使阿卡耶夫政權迅速垮台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俄羅斯的袖手旁觀。

2005年年初的時候,阿卡耶夫曾經到莫斯科求援,但當時普京沒有絲毫要伸手援助的意思。俄羅斯認為,吉爾吉斯斯坦國內政府和反對派在政見上本沒有多大的分歧,所爭奪的不過是權力。領導反對派的人大多是前政府的高官,有的甚至是前總理、副總統、議會領導人等,他們有的被阿卡耶夫總統解職,有的在阿卡耶夫執政時期受到排擠。這些人政治上不得誌,對阿卡耶夫有很大的怨氣,此時,他們揭竿而起,一方麵是表達自己的不滿,另一方麵也是想通過“和平手段”奪權。而且,反對派大多數都是在俄羅斯接受的教育,政治上並沒有強烈的反俄羅斯情節。所以,總統之戰無論誰勝誰敗,都不會損害到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自然不會花費大力氣支持阿卡耶夫。

吉爾吉斯斯坦與俄羅斯在政治、經濟、文化、語言、曆史等方麵都有著很深的淵源,吉爾吉斯斯坦的民眾和政界人物與俄羅斯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尤其是在安全方麵,兩國有著緊密的合作關係。吉爾吉斯斯坦國防部下屬部隊僅有1萬多人,本國沒有軍事院校,軍官幾乎全部在俄羅斯接受訓練,俄羅斯為其安全部門培養了1100多名年輕幹部。直到1999年底,吉爾吉斯斯坦的邊境線還由俄羅斯邊防軍協助防守。所以,俄羅斯認為不管什麼派別上台執政,都不大可能實行與俄羅斯直接對抗的政策。

更何況,在阿卡耶夫執政期間對外實行“走鋼絲政策”,對美國分外討好,妄想魚和熊掌能夠兼得,如此一來俄羅斯又怎會幫助他呢?

美國背後煽風點火,俄羅斯坐山觀虎鬥,阿卡耶夫無路可走,隻能下台流亡了。

四失民心者失天下

科學家出身的阿卡耶夫是吉爾吉斯斯坦獨立以來的第一任總統,他在外交上奉行“鋼絲外交”,以求美、俄兩麵周全,一會兒是美國白宮的座上賓,一會兒又與俄羅斯總統笑談國際政治風雲。不料這種兩麵不得罪的外交政策為“顏色革命”埋下了禍根。在他就要結束自己的第二任期、功德圓滿地卸任時,卻出乎意料地被一場歐美國家暗中支持的“鬱金香革命”逼下了總統寶座。

阿卡耶夫在短短幾天的時間裏,人生發生了大逆轉,從總統淪為流亡者,恐怕是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的。但仔細追究其中的原因,除了外部勢力的介入、影響之外,吉爾吉斯斯坦國內各種矛盾逐漸激化,阿卡耶夫本人應對危機決策失誤,也是其政權迅速坍塌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