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緊緊圍繞在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發展,不受其他投資機會所誘惑。樹立為客戶提供一攬子解決問題的設想,全方位為客戶服務。
2.高度重視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
我國引進了很多工業,為什麼沒有形成自己的產業呢?關鍵核心技術不在自己手裏。掌握核心,開放周邊,使企業既能快速成長,又不受製於人。
3.遵循在自主開發基礎上廣泛開放合作的原則。重視廣泛的對等合作和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使自己的優勢得以提升。優勢更優勢。
4.沒有基礎技術研究的深度,就沒有係統集成的高水準;沒有市場和係統集成的牽引,基礎技術研究就會偏離正確的方向。
四、(精神)愛祖國、愛人民、愛事業和愛生活是華為凝聚力的源泉。責任意識、創新精神、敬業精神與團結合作精神是華為企業文化的精髓。實事求是是我們行為的準則。
1.君子取之以道,小人趨之以利。以物質利益為基準,是建立不起一個強大的隊伍的。也是不能長久的。
2.堅決反對空洞的理想,做好本職工作。沒有基層工作經驗不提拔。不唯學曆,青年學生最大的弊病就是理想太大。因此,在華為,不論什麼學曆,進公司一星期後學曆自動消失,所有人在同一起跑線上。憑自己的實踐獲得機會。強調後天的進步,有利於員工不斷的學習。
3.培養員工從小事開始關心他人。要尊敬父母,幫助弟妹,對親人負責。在此基礎上關心他人。支持希望工程,寒門學子,燭光計劃……平時關心同事,以及周圍有困難的人,修養自己。
4.華為的企業文化是建立在國家文化的基礎上的。中國的國家文化就是共產黨文化。華為把共產黨的最低綱領分解成一點一點可執行操作的目標,給員工引導與鼓勵。
五.(利益)華為主張在顧客、員工與合作者之間結成利益共同體。努力探索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內部動力機製。我們決不讓雷鋒吃虧,奉獻者定當得到合理的回報。
六.(文化)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一切工業產品都是人類智慧創造的。華為沒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資源,唯有在人的頭腦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礦……精神是可以轉化為物質的,物質文明有利於鞏固精神文明。我們堅持以精神文明促進物質文明的方針。
這裏的文化,不僅包含了知識、技術、管理、情操……也包含了一切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無形因素。
華為唯一可以依存的是人。當然是指奮鬥的、無私的、自律的、有技能的人。如何培養造就這樣的人,是十分艱難的事情。
1.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方式,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過去是靠正確地做事,現在更重要的是做正確的事。過去人們把創新看作是冒風險,現在不創新才是最大的風險。過去是資本雇傭勞動,資本在價值創造要素中占有支配地位。而知識經濟時代是知識雇傭資本。知識產權和技術決竅的價值和支配力超過了資本,資本隻有依附於知識,才能保值和增值。
2.我們要逐步擺脫對技術的依賴,對人才的依賴,對資金的依賴,使企業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建立起比較合理的管理機製。當我們還依賴於技術、人才和資金時,我們的思想是受束縛的,我們的價值評價與價值分配體係還存在某種程度的扭曲。
3.強調員工的敬業精神,選拔和培養全心全意高度投入工作的員工,實行正向激勵推動。不忌諱公司不利因素,激發員工拚命努力的熱情。
知識、管理、奮鬥精神是華為創造財富的重要資源。我們在評價幹部時,常常用的一句話,此人肯投入,工作賣力,有培養前途。隻有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員工,才能造就成優良的幹部。我們常常把這些人,放到最艱苦的地方、最困難的地方,甚至對公司最不利的地方,讓他們快快成熟起來。
七、(社會責任)華為以產業報國和科教興國為己任,以公司的發展為所在社區作出貢獻。
華為企業文化
“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華為的企業家以其特有的遠見卓識,從華為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注意精心培育華為企業文化,並自覺地將這種獨具特色的文化注入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之中,從而產生了巨大的文化管理效能。文化與管理的關係猶如土壤與莊稼的關係,正如任正非提出的:“文化是為華為公司的發展提供土壤,文化的使命是使土壤更肥沃、更疏鬆,管理是種莊稼,其使命是多打糧食”。如何正確處理文化與管理的關係,進一步運用文化來構建華為管理機製,以此推動華為管理的改進與提高,使華為文化在繼承與創新的基礎上生生不息,是華為二次創業迫切需要回答與解決的問題。
一、華為文化是華為凝聚力的源泉,也是華為二次創業的內在支撐企業從一次創業進入到二次創業,需要尋找二次企業的內在支撐,華為二次創業的內在支撐在於華為的組織建設與文化建設。華為文化之所以能發揮使員工凝聚在一起的功能作用,關鍵在於華為文化的假設係統,也就是隱含在華為核心價值觀背後的假設係統。如“知識是資本”的假設,“智力資本是企業價值創造的主導要素”的假設。再如,學雷鋒的文化假設是:雷鋒精神的核心本質就是奉獻,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奉獻,踏踏實實地做好了本職工作的精神,就是雷鋒精神。而華為的價值評價與價值分配係統要保證使這種奉獻得到合理的回報。正是這種文化的假設係統使全體華為人認同公司的目標,並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與公司的目標相結合,幫助員工了解公司的政策;調節人與人之間、個人與團隊之間、個人與公司之間相互利益關係。從而形成文化對華為人的行為的牽引和約束。
華為總部百草園員工公寓
華為文化最終要通過華為的價值評價體係、價值分配體係來發揮其功能。華為的文化功能最終決定華為人的識別係統特征是什麼?誰是真正的華為人,確定每個人在組織中的身份和地位的標準是什麼?組織成員如何獲得機會、職權和待遇,什麼是華為的英雄行為和有害行為?而企業家的職責就是創建和駕馭文化,並在二次創業中不斷升華,提煉企業的文化假設係統,實現對全體管理者和員工的係統思想傳遞,使企業具有在市場經濟大海中航行的導向和牽引。
二、管理思想的進步推動華為文化的“生生不息”
企業文化說到底是為管理服務的,任何文化不能脫離管理的目的。同時,又是理念和思想層次上的管理。企業文化的發展必然遵從管理者的思想脈絡而生生不息。管理者的管理思想通過文化這種形式,與下屬員工溝通和交流,產生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實現企業家的精神和抱負。
從華為文化的特點來看,其來源有三:一是國內外著名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三是現有華為企業家創造性思維所產生的管理思想。其中,華為企業家群體的管理思想是華為文化的主流,它不斷創新,才使得華為文化“生生不息”。
然而,並不是管理者所有的管理思想都能融入華為文化之中,在進行華為文化建設時,必須處理好兩個關係:一次創業與二次創業的文化關係是繼承和發展的關係;公司文化與部門文化的關係是“源”與“流”的關係。要處理好這兩個關係,我們就要反對固步自封,要繼續堅持開放式地吸納國內外先進企業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但同時要防止社會上不良文化和價值觀對我們已有的優良文化的稀釋與侵擾;要充分認識到二次創業公司大了,部門大了,部門工作性質差別太大,業務評價標準、內容、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都可在一次創業公司文化中找到經過實踐驗證為正確的價值評價“公理”,因此,要在堅持已有的核心價值觀的同時,鼓勵各部門逐步形成適合各自工作的特點,有利於推進部門工作的特色文化。具體地說:公司要抓好組織行為和幹部行為的價值評價工作;部門要抓好員工個人組織行為和個人行為價值評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