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巾幗不讓須眉,卻被曆史打入另冊——巾幗篇(1)(2 / 3)

彭越天真地以為呂後會真的同情自己,幫自己在劉邦麵前美言幾句。誰知當呂後回到洛陽後立即去見劉邦,對他說:“臣妾在長安聞報梁王彭越謀反,陛下不加以重罪,恐有放虎歸山之患。”劉邦說:“梁王謀反,查無實據。姑念他立功卓越,才饒他一死。”呂後連連搖頭道:“彭越乃一大丈夫,豈肯就此伏罪?若將他發配蜀中,萬一再圖謀反,隻怕陛下無良將可抵禦!”

呂後的話,讓劉邦覺得有幾分道理,於是同意了呂後的建議。滿心歡喜的彭越一心等著呂後說情,不料詔令下來卻是“判死罪,立即梟首示眾,夷三族”。彭越死後,他的屍體被剁成肉醬。

接著,厄運又降到了韓信的身上。韓信為劉邦打天下立過大功,被封為楚王。不過,劉邦一直對他有所懷疑。為此,他首先把韓信由齊王改封為楚王,又由楚王貶為淮陰侯,又用陳平的計謀捉住韓信,廢為平民,但漢高祖劉邦一直沒有殺韓信,因為高祖曾與韓信有約: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器不殺。

不過,呂後可不吃這一套,因為她總擔心韓信遲早會起兵造反。於是,她與蕭何設計,把韓信騙入宮中,然後用布把他兜起來,用竹簽刺死。

劉邦聽到韓信被呂後殺後,“且喜且哀之”,既對呂後欣賞,又感到了一絲恐懼。而呂後的這一招,的確收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朝中大臣看到她連韓信這樣的人都敢殺,不免都對她畏懼幾分。

此後幾年,呂後又先後殲滅了英布、盧綰等異姓諸侯王,這樣,劉盈的皇位得到了更加鞏固,而她自己的勢力也是越來越大。

當劉邦死後,劉盈即位,呂後更是要保障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脅。因此,她對劉邦的子孫們痛下殺手。劉邦共有8個兒子,分別是劉肥、劉盈(即漢惠帝或稱孝惠帝)、劉如意、劉恒、劉恢、劉友、劉長、劉建,其中隻有劉盈是呂後親生。

呂後掌權後,先是毒殺了劉如意,然後又因小事想對劉肥故伎重演,被劉肥識破,劉肥設計自保逃過一劫。後來,呂後又設計餓殺劉友,迫使劉恢自殺,劉建病死隻留下一個兒子,也被呂後派人殺掉。沒有受到呂後威脅的隻有劉恒和劉長二人。

呂後既有賢惠的一麵,在劉邦年輕時始終不離不棄,為他打理身後事;而成為皇後時,她又表現出了心狠手辣的一麵,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她不惜采用各種手段,甚至將漢朝的開國將領一一斬殺。

呂後是個強勢的女人,這是她能夠名垂千古的重要原因,但正是這份強勢,讓她走上了一條悲情的路。

悲情史

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劉邦駕崩,17歲的劉盈即帝位,呂雉為太後。劉盈年幼羸弱,因此大權操在呂太後手中。

呂後為剪除異己,呂後毒殺趙王如意、砍斷戚夫人手足,挖眼燒耳,給她吃啞藥使她變啞,並置之廁中,任其哀號,名為“人彘”。

見到自己的母後如此凶殘,劉盈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不痛快,因此棄理朝政,變得鬱鬱寡歡。

公元前188年,劉盈終於在憂鬱中病逝。少帝劉恭成為新皇帝,呂太後臨朝稱製,行使皇帝職權,為中國皇後專政的第一人。

公元前184年,因童稚口無遮攔,劉恭因為觸犯了呂後的忌諱,呂後遂殺少帝劉恭,立劉弘為(後)少帝,呂太後照舊臨朝天下,所以劉弘不稱元年。

獨掌大權後,呂後為了強化自己的統治,采取“無為而治”,鞏固西漢政權的同時,首先打擊諸侯王和政治上的反對派,重用其寵臣審食其。

接著,她又布置黨羽,大封諸呂及所愛後宮美人之子為王侯。隨後殺掉趙王劉友和梁王劉恢。同時,她追封她已故的兩個哥哥為悼武王和趙昭王,以此作封立諸呂為王的開端。

呂後元年(公元前187年),封侄呂台為呂王,呂產為梁王,呂祿為趙王,侄孫呂通為燕王,追尊父呂文為呂宣王,封女兒魯元公主的兒子張偃為魯王,將呂祿的女兒嫁給劉章,封劉章為朱虛侯,封呂釋之的兒子呂種為沛侯,封外甥呂平為扶柳侯。

呂後二年,呂王呂台去世,諡號肅王,封其子呂嘉代呂台為呂王。呂後四年,又封其妹呂為臨光侯,侄子呂他為俞侯,呂更始為贅其侯,呂忿為呂城侯。呂後先後分封呂氏家族十幾人為王為侯。

呂後這種行為,自然引起了一些官吏的不滿。這其中,右丞相王陵就堅決反對封諸呂為王的政策,堅持高祖與大臣的盟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呂太後不高興,就讓他擔任皇帝的太傅,奪了他的丞相職權。

不得已,王陵隻得告病回家。隨後,呂後又讓審食其為左丞相,居中用事。陳平、周勃雖然不服,也隻好順從。審食其不處理左丞相職權範圍內的事情,專門監督管理宮中的事務,像個郎中令,呂太後常與他決斷大事,公卿大臣處理事務都要通過審食其才能決定。

呂後這些做法,遭到劉氏宗室和大臣的激烈反對。因此,自然有些地方出現了一定的騷亂。朱虛侯劉璋和周勃、陳平等先發製人,發動兵變,這是呂後不曾料到的結果,這讓她一下子病倒了。

公元前180年,呂後病重,她臨終前仍沒有忘記鞏固呂氏天下。在她病危之時,下令任命侄子趙王呂祿為上將軍,統領北軍;呂王品產統領南軍,並且告誡他們:“高帝平定天下以後,與大臣訂立盟約,‘不是劉氏宗族稱王的,天下共誅之。’現在呂氏稱王,劉氏和大臣憤憤不平,我很快就要死了,皇帝年輕,大臣們可能發生兵變。所以你們要牢牢掌握軍隊,守衛宮殿,千萬不要離開皇宮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