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君主時代,大多推崇奴性教育,尤其對女性群體存在很大的歧視,甚至叫囂“女子無才便是德”,盡管她們在某一領域取得了驚人成就,也很難被社會認同。至於女人參政,則更被視為大逆不道,似乎政治遊戲就是男人的專利,使得女性的政治光芒被嚴重扭曲。甚至,掌握政治的男人把女人的漂亮也當做洪水猛獸,用“紅顏禍水”來形容。
其實,古代政治女性的悲哀,不是缺少謀略和智慧,而是因為傳統“性別文化”的偏見致使其被視作異端,男權時代,遊戲規則都是由男人製定的。古代女人的悲哀,就是因為她們生在了不被接納的時代。
呂雉——亦正亦邪的“執刀”者
人物誌
呂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l80年),漢高祖劉邦之妻。
劉邦死後,呂太後臨朝稱製,站到了權力的頂峰。為了爭奪權力,她殺害戚夫人和趙王的手段極其殘酷,對待功臣也有過趕盡殺絕的打算。她大量提拔娘家人,給他們封王封侯,開了外戚專權的先例。
公元前180年,呂後病逝於未央宮,終年61歲。新朝末年,高祖長陵被赤眉軍掘開,同陵異穴的呂雉屍體遭侮辱。
風雲榜
劉邦的建國史,常被後世津津樂道。項羽、蕭何、韓信,都給後世留下了一個個淒美且神秘的故事。而在這些曆史人物中,有一位女性更是被後人所熟知,那就是劉邦的妻子——呂雉。
呂雉的家鄉是今山東單縣,她的父親姓呂名文,字叔平,平常喜歡招攬四海英雄,因此被人稱為“呂公”。後來為了躲避仇人,就暫住在至交好友沛縣縣令家裏。
由於呂公對沛縣感覺不錯,便把家安頓在了沛縣。在沛縣,他結識了蕭何與劉邦。他對劉邦的印象很好,認定他將來一定能成就大事,所以,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不過,劉邦年輕時,是一個遊手好閑的“混混”。常戴一頂自製的竹帽到處閑逛,騙吃騙喝,三天兩頭不見人影,織布耕田,燒飯洗衣,孝順父母及養育兒女的責任,都一股腦地落在呂雉一人身上。因此,呂雉的婚姻,算不上幸福,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呂雉也隻好忍耐。然而他不知道,自己的磨難,還沒有到頭,丈夫給自己帶來的,是源源不斷的磨難。
楚漢戰爭,劉邦和項羽打得天昏地暗,呂雉甚至還成了項羽的俘虜,在項羽把呂後押到兩軍陣前,以烹殺呂後威脅劉邦時,劉邦居然笑嘻嘻地說,你愛殺就殺,悉聽尊便。可想當時的呂雉,一定是心寒如冰,透骨冰涼。
4年的楚漢戰爭中,呂雉一直被囚在楚軍之中做人質,受盡了折磨、淩辱,掙紮在生死邊緣,使其心理和精神受到了嚴重打擊,也造成了以後多疑與缺乏安全感的後遺症,變成心地狹隘、緊張恐怖、陰狠毒辣,以及凡事先下手為強的性情和辦事手法。
“百忍能成精”,多年的忍耐終於帶來了好結果:公元前203年秋,呂雉終於被救出,留守關中。這時候的劉邦,意識到妻子為自己付出了很多,因此心懷內疚,將她冊封為王妃。劉邦稱帝後,呂雉又被立為皇後,子劉盈為太子,以表彰這些年來她對自己的忠心耿耿。
公元前195年,劉邦出征討伐英布。在戰場上,他被一箭射中,並且傷勢日漸加深。他擔心自己活不多久,想廢太子劉盈,立趙王如意。
呂後得知此消息,自然是坐立不寧。她為劉邦犧牲了那麼多,就是為了能夠當上皇後,讓兒子繼承皇位。於是,她先找到了自己的哥哥呂釋之,又找到張良想辦法。
張良雖然足智多謀,但一開始,他並不願出主意。後來在呂釋之的脅迫下,他才獻出一計:“改立太子之事很難用口舌去爭辯取勝。秦末時有4位老人,逃匿山中,誓不為漢朝的臣。然則皇帝對此4人卻很敬重。如果太子能親書一封,去請他們來。請來之後,讓他們時時隨太子入朝,讓皇帝知道了有這4人輔佐太子,就不會再改立太子了。”
有了張良的建議,呂後大喜。於是,她把4位老人請到太子府。當時,劉邦在未央宮前殿舉行家宴,太子劉盈自然在座。劉邦看見有4個鬢發斑白、衣冠楚楚的老者在太子左右侍奉,問他們是幹什麼的。
4位老人上前各自報了姓名:東園公、裏先生、綺裏季、夏黃公。劉邦一聽,驚異得瞪大了眼睛,這4個老人正是自己追求了許久的“商山四皓”!見有這4個謀士輔佐劉盈,從此之後,劉邦再也不提廢立太子之事。
呂後用計保住了自己兒子的太子地位,讓她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也許是通過這件事,她對政治管理產生了興趣,於是開始逐漸擴大自己的勢力,既保護兒子的皇位,又滿足自己的從政心理。尤其是在除彭越和韓信這件事上,她表現出了更加老練的政治手段。
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呂後首先對彭越下了手。彭越是劉邦手下的著名大將,被封為梁王。有人誣告彭越夥同部將合謀造反,又因無證據,皇上隻得免於死罪,廢為庶人,發配蜀中。呂後得知此消息,立即趕往洛陽來見劉邦。車駕走到鄭縣,恰巧與發配途中的彭越相遇。呂後裝出十分驚訝的神色,說道:“彭將軍所犯何罪,竟至於此?”彭越向她訴說了自己的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