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泰山徑流較豐富,發育了額爾齊斯河與烏倫古河。兩河皆構成典型不對稱的梳狀水係。額爾齊斯河是新疆境內唯一外流河,國境內流域麵積5萬平方千米,全長546千米;河水補給來源主要為降水、積雪融水和冰川等,多年平均徑流量100多億立方米,占阿爾泰地區總徑流量89%,注入齋桑泊,最後流入北冰洋。烏倫古河,支流在山區,山前為散失區,全長573千米,最後歸宿於烏倫古湖(布倫托海、福海),在二台站以上,流域麵積為22萬平方千米,補給來源亦以冬季積雪為主,多年平均徑流量11億立方米。兩河上遊多峽穀和斷陷盆地,落差大,水流清澈,含泥沙少,水力蘊藏量約50萬千瓦,目前開發利用較低。

在阿爾泰山的廣闊草原和森林地區還有各種各樣的動物。羚羊、狼、孤猩、冬眠鼠、盤羊、洋貂等,在草原上隨處可見。其中盤羊因頭上長的曲角而出名,性善跑,難射中。蒙古政府規定每年隻允許在阿爾泰山獵取25頭盤羊。森林中還有牡鹿、麋鹿、野鹿、野豬、山貓、熊、鬆鼠等。遊客們不僅可以欣賞阿爾泰山的奇異風光,還可以到限定的地區去打獵。

阿爾泰山在複雜的地質構造和岩漿活動過程中,還形成了許多豐富的礦產資源,自古以來阿爾泰山便以金礦貯量豐富而著稱於世,“阿爾泰”就是突厥語“金山”之意。阿爾泰山的72條溝,溝溝產黃金,尤其以產塊石金著名,重40—50兩時有發現,最重的一塊重達170兩。同時,阿爾泰山也是五光十色的寶石美玉之鄉。世界上的寶石、玉石有200多種,而阿爾泰山已發現的就有20多個種類,70多個品種。著名的有紅寶石、藍寶石、白寶石、綠柱石、英蓉石、石榴石、金剛石、紫晶石、玫瑰寶石等等。此外,阿爾泰山其他的稀有金屬礦藏也類多量豐,對蒙古和中國的國防工業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阿爾泰山,像一座天然的寶庫,等待著人們去開采和發掘。

阿爾泰山簡介亞洲宏偉山係之一,西北-東南走向,斜跨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境,西部的山體最寬,愈向東南愈狹窄,高度亦漸低下;從東北部國境線,向南西逐漸下降到額爾齊斯河穀地,呈4級階梯,山地輪廓呈塊狀和層狀。

非洲的珠穆朗瑪峰——乞力馬紮羅山

乞力馬紮羅山位於坦桑尼亞和肯尼亞邊界處,是非洲最高的山脈,山名源於斯瓦希裏語,一說意為明亮美麗的山,一說山名由“山”加上“寒冷的山神”組成,非洲人稱此山為神座。海拔5895米,是世界最高的火山之一,被稱做非洲的“珠穆朗瑪峰”。

乞力馬紮羅山有兩座主峰,一座叫基博,另一座叫馬溫齊,從遠處很難看清,籠罩著神秘莫測的氣氛。因而阿拉伯人曾把它們稱之為“飄忽不定的難以抵達的仙山”。當地的部落人民更對它們敬若神明。譬如,生活在雪山腳下的瓦查戛部落就把基博山看作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他們的許多風俗習慣都與這山有關。比如:瓦查戛青年在路上遇到比他年長的人時,必須為長者讓路,讓他走靠近基博山的那一麵。他們給死人埋葬時,也都要讓死者麵對著基博山。在德國殖民統治時期,曾將基博峰命名為“威廉皇帝峰”。1962年坦喝尼亞共和國成立時,又將頂峰正式命名為“烏呼魯峰”,意為“自由”。

乞力馬紮羅山垂直地帶性明顯,迎風坡與背風坡由於降水量不同而有顯著差別。迎風坡降水量為1500毫米,海拔1806米以下已開墾為耕地,1800~2700米為熱帶山地雨林。背風坡則無雨林,2700米以上為草地,4200~5100米以上為高山荒漠或冰川。

乞力馬紮羅山有許多優美動人的神話和傳說。據說,在遙遠遙遠的古代,天神恩蓋想遷居到山頂上來,以便看望他的人民。惡魔不願恩蓋來此,為了趕走恩蓋,便從山內點起一把大火。噴了熊熊烈焰和滾燙的熔岩。恩蓋神怒不可遏,帶著閃電雷鳴,先降下一場洪水般的暴雨,接著又拋下冰雹,把火山填滿,終於熄滅了惡魔點起的妖火。打這以後,乞力馬紮羅山頂就永遠成了一片冰雪世界。而那被暴雨澆滅的熔岩,則變為肥田的熱灰,鋪撒在山下的土地上,使人民得以耕耘收獲,過著美好的生活。這些神話傳說,表達了坦桑尼亞人民憎恨惡魔、追求美好生活的誠摯善良的願望。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以他著名短篇小說《乞力馬紮羅之雪》,為這座世界名山增添了極大的魅力。

在乞力馬紮羅山麓,常年酷熱,氣溫最高可達59℃,但在峰頂,溫度又常在零下34℃,終年冰雪覆蓋,寒風怒號。平時山峰雲霧繚繞變幻多端,給人以神秘莫測,飄忽不定的感覺。而每當雲散霧開時,冰清玉潔的山頂,在赤道驕陽的照耀下,呈現出五彩繽紛、絢麗奪目的奇景。

乞力馬紮羅山,從遠處看是一座巍巍聳立的雪山。到了山中,鑽入遮天蔽日的叢林,反而看不到雪山的雄姿麗影了。這是因為該山的植被呈垂直分布,山上山下景色迥然不同。山麓是一片一望無邊的熱帶森林,高大茂密。許多樹木高達10多米。在蒼老的羅漢鬆和樟樹軀幹上纏繞著巨蟒似的藤蔓植物,厚厚的蒼苔像綠色簾幕從枝頭倒懸而下。這裏還有一種名叫木布雷的珍貴硬木,需長達90年的時間才能成材,是蓋房、做家具的首選木材,永不腐爛。在盤根錯節的地麵上,山溪潺潺流過,發出淙淙的水聲,使人感到一種“雲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煙”的境界。山坡上覆蓋著肥沃的火山灰,甘蔗、茶樹、劍麻、香蕉、咖啡等各類植物茁壯生長,形成了此起彼伏的綠色世界。雪線以上則是皚皚白雪的峰巔和銀蛇蜿蜒曲折般的巨大冰川;形成了一片銀色的世界,這壯麗的景色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們來到這裏觀賞美麗的自然景觀。

“乞力馬紮羅”,在斯瓦希裏語中意為“耀眼的山”(又譯光明之山),而“基博”在查加語中是“黑白相間”的意思,因為山峰上的白雪和黑色岩石相交錯,構成一幅雄偉壯麗的圖畫。由於印度洋上吹來的海風常被它魁梧的“身軀”所擋,頂巔和山腰,時有浮雲和霧氣繚繞,使巍峨的基博峰若隱若現,變幻奇特,其終年積雪的頂峰,通常隻在黎明日出和黃昏日落時偶爾現出“真身”。每當山峰揭去濃雲密霧的麵紗露出它那光華奪目的雪冠時,無論旅遊者還是山村的居民,都會停下腳步或手裏的勞動,凝望片刻,看著它那銀光閃閃的雪峰。蒼青朦朧的巨體,襯托著無邊無際的綠色草原,令人心胸遼闊,不禁感歎大自然創造的這一偉大奇跡。

乞力馬紮羅山,有兩個高峰主峰基博峰,海拔高達5950米,是非洲的最高峰,被稱為“非洲之巔”;另一個叫馬文濟峰,隔著一條長達11千米的馬鞍形的山脊同主峰相連。坦桑尼亞獨立後,基博峰已改名為“烏呼魯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