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共產黨人
1920年冬,馬駿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冬,在北京加入中國共產黨。1922年2月,中共北京地方執行委員會派馬駿到哈爾濱從事地下工作。他是中國共產黨派到吉林的第一個共產黨員,也是黨派到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他到東北以後,成為東北黨組織的創始人之一,創建了東北地區第一個黨小組,並奔走於寧安、吉林、哈爾濱、綏芬河、齊齊哈爾、白城、雙城、長春、四平、牡丹江、海參崴等地,開展革命活動。
1924年9月,馬駿受聘到吉林毓文中學任教,在此後的一年裏,他以教師職業作掩護,從事革命活動。毓文中學是私立學校,由吉林籍南開學校的學生仿照南開中學的教育方法創辦,被譽為"吉林的小南開"。當時的校長韓子揚是馬駿在南開時的前期同學,教導主任李光漢也是馬駿在南開時的同學,他們都是思想開明、富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他們吸引了很多革命者和進步人士來此任教並從事革命活動,並為革命活動提供了許多方便條件。
馬駿到毓文中學後,擔任英文、數學教員,兼作訓育主任和舍監,他不領薪水,隻領少量的飯費。他經常自費買來很多書給師生們看,組織讀書會,介紹魯迅、李大釗等人的著作,講解十月革命和馬列主義,宣傳革命道理。馬駿生活樸素、待人誠懇,很受師生的愛戴。他總是深入到師生中間,並善於利用各種機會組織群眾,開展鬥爭。馬駿和李光漢(後來接任毓文中學校長)等人在毓文中學的影響,多年以後人們還提及。
1925年,爆發了帝國主義在上海屠殺中國人民的"五卅慘案"。當夜,中共中央決定號召上海實行"三罷"---罷工、罷課、罷市,以反抗帝國主義的屠殺罪行。消息傳到吉林,得到吉林人民的積極響應。馬駿領導吉林人民投入了"五卅"運動。6月5日,中共中央發表《為反抗帝國主義野蠻殘暴的大屠殺告全國民眾》一文,指出中國人民和帝國主義之間的鬥爭無調和餘地,中國人民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萬不可相信政府的交涉而使運動中輟。6月7日,馬駿等人便以"吉林愛國六人團"的名義發出宣言,指出:"吉林父老兄弟姊妹萬急鑒:滬上同胞,慘遭屠戮。凡我同胞,奔走呼號,以求公理之戰勝。查英日兩國,號以文明自居,其實外假文明麵具,內具蜥蜴之心,其殘忍較之毒蛇猛獸有過無不及也。此次我滬上同胞遊行演說,並無額外行為。詎料萬惡之巡捕不問情由,公然開槍射擊屍橫路上,血濺街頭,哀痛之聲,慘不忍聞,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為響應中央號召和上海的行動,馬駿於6月8日首先發起毓文中學學生罷課。接著,他又多方聯絡,積極發動,為廣泛開展滬案後援活動而醞釀成立滬案後援會。6月10日,吉林滬案後援會正式宣告成立,在成立大會上,馬駿被選為會長。會後,馬駿指揮省城與會的各界人士,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馬駿沿途不斷講演,號召人民起來反抗帝國主義,支援上海。由於組織周密,示威遊行持續了兩天之久。在馬駿等人的領導下,吉林全省的反帝愛國運動開展得有聲有色,不僅有力地支援了上海人民的鬥爭,而且進一步動員了廣大群眾。吉林的"五卅"後援活動從當時的省城吉林市迅速波及長春、四平、遼源、懷德、梨樹、柳河、延吉等城市,在全國都有重要的影響。這是吉林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第一次有組織、有計劃、空前大規模的群眾反帝愛國運動,它揭開了吉林革命曆史的新篇章。馬駿作為運動的核心人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統治階級對馬駿等共產黨人的作用極為恐慌,他們借《滿洲日日新聞》報,咒罵領導"五卅"運動的馬駿,稱他就是"五四"運動中大鬧天安門的"極端赤化運動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