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魏源揮淚別母而辭了故土,抱了匡扶社稷、經世濟國之誌來到了嶽麓書院,拜倒在院長袁名曜的門下。在嶽麓求學之時,在吹香亭議論之後,他有感嚴正基所為,覺得很是有些滑稽,於是題詩於齋牆,詩雲:“小楷書,八韻詩,青紫拾芥驚童兒;書小楷,詩八韻,將相文武此中進。”邊書邊覺得好笑,如此的考試,如此的人才,能匡扶社稷?能經世濟國?“從此掌絲綸,從此馳軺鐸……從此考樞密,從此列諫官,盡憑針管鏽鴛鴦……雕蟲竟可屠龍共,誰道所養非所用”。以如此雕蟲之學,而主天下軍國大計,豈不笑話?但也確實無力回天,小小一個秀才,其人有幾斤,其言又有幾兩耶?所以他一麵極力地反對這種八股取士製度,一麵又得努力地背誦,去吃透那些欽點的範文,去努力地應服那一場又一場的恩科考試。在他拔貢成功以後不久,就邀了鄧顯鶴,結伴北上,赴外地遊學了,他要更加充實自己,更重要的他還是追求一個功名。
魏源偕了鄧顯鶴,擇日啟程,走在北行的驛道上。幾株燒焦的百年老柏,在晨風中飄蕩著一縷縷嗆人的黑煙,山坡下的一條羊腸小道兩側,枯草迎風,殘蒿搖曳。荒草怪石間依然留有大戰廝殺的淒慘痕跡,殘槍斷戟,狼藉的軍旗,被烈火燒成漆黑焦炭狀的義軍屍體,有的仰臥在嶙嶙峋峋的怪石荒草間,有的則被官兵懸掛在路邊枝、丫參差的古樹上,被利刀刺破的肚皮裏,流出鮮血淋漓的腸子;有的義軍女屍,在一場浩劫中被官兵剝去了衣褲,赤身裸體地橫陳在荒草萋萋的曠野之中,在烈日下暴曬。幾條貪婪的野狼,不時地出沒在那一具具裸露著豐乳的女義軍屍體之間,大口地咬著她們豐腴白皙的肉體……驀然間遠方響起了一陣得得的馬蹄聲,空中烏鴉在盤旋,發出一聲聲淒慘的叫聲,.那一群群的狼,都驚恐萬狀地向荒野焦林間遁逃而去……麵對如此惡劣的局勢,魏源知道,大清王朝已是危機四伏,支撐不久了。國庫空虛,皇室貪圖享樂,不思建樹,隻是一味地加重農民的賦稅。州縣之官竟然公開向人說:“我之所以賦稅加倍加數倍者,實層層衙門用度日甚一日,年甚一年。”這樣一來,逼得這些農民走投無路,而揭竿起義。全國各地起義紛紛,此起彼伏,朝廷也不思安撫,隻是一味地派兵鎮壓。雖然大部分的起義,因為沒有一個明確的綱領,沒有嚴密的組織,而被清廷鎮壓了,但如此一來龐大的軍費開支以及一些官吏借機敲詐勒索,中飽私囊,更是把這些農民推向了水深火熱之中。先是湘、黔、川I邊境的苗民起義,清朝政府,調動了七個省的軍隊幾十萬人,花了幾千萬兩銀子,才穩住了局麵。同時湖北、四川、陝西三省交界的白蓮教起義,更是把清廷搞得暈頭轉向。接著以林清為首的天理教農民起義,在內應太監的引導下,攻到了北京的紫禁城,幾乎逼得嘉慶差點兒走了明末崇禎帝的老路。
嘉慶帝見國勢如此,作了最後一搏的準備,調集了全國的各路軍馬,火速進京勤王,一麵派了奸細,潛入起義軍內部摸了底細,斬殺了義軍的內應,離間了義軍的將帥關係。如此一來,起義軍喪失了鬥誌。林清的義軍攻到了紫禁城,消息傳出,各地義軍感到十分振奮。天理教河南的教主李文成,在河南的滑縣誓師起義,而且一路破關斬將,準備進城接應林清。由於清廷的血腥鎮壓,林清的義軍終於徘徊於紫禁城外,隻是飽覽了皇家園林金碧輝煌的外表,城內到底如何卻終究無知,因而在林清被斬之後,義軍紛紛解散。聽到林清被害的消息,李文成像泄了氣的皮球,鬥誌全無,接著也是林清同樣的命運。清廷對於農民義軍的瘋狂鎮壓,激起了國民更大的憤慨。數年後,洪秀全在廣西金田起事,成立太平天國,幾乎斷送了大清數百年的基業,不過這是後話,暫且按下不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國內的事剛剛平息,忽報西洋的英吉利人發兵入侵,如此一場兵禍遂弄得烽火連綿,貽毒百年之久。堂堂中華,竟被外人窺破,把我五千年的文明古國,看作一文不值。這英吉利是歐羅巴洲的島國,平時策略,專講通商,國內的交通自然不必說。因環國皆海,造起了許多船舶,駛出外洋去,這邊買賣那邊販運,得了利潤,運回本國,逐漸富強起來。明末清初,葡萄牙、荷蘭、西班牙、法蘭西、美利堅等國,都來中國海麵互市,英吉利人則揚帆載貨,運到中國。適值亞洲西南的印度國,為了和英人通商,互生嫌隙,兩邊開仗。印度屢敗,英國屢勝,印度沒法,隻好降順英國。印度的孟加拉及孟買地方,專產鴉片,英人遂把此物運到中國來,高價兜售。此物含毒甚猛,又容易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