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焚鴉片則徐飲恨 修圖誌魏源啟民(2)(1 / 3)

琦善聽畢,沉默了好一會,才向義律道:“汝國既然有意修和,那當然可以商議,明日請貴官兵來署宴敘便是了。”次日,琦善令廚役備好筵宴,專等客到。約至巳牌時分,英國水師將弁二十餘人,雄赳赳地來到署中,琦善迎入,見他們威武非凡,不由得心頭亂跳。席間,英官兵命隨來通事宣告:說本國已發大兵,炮船若幹艘,即日可到達中國,若不同意六條,請毋後悔。這番言語嚇得琦善麵如土色,忙央通事說情,願為轉奏。英將眉飛色舞,樂得大吃一頓。席散後,琦善便據實上奏,當即由穆彰阿一力推薦,道光皇帝便命琦善赴粵查辦。琦善奉命出京,便與英領事義律約定赴粵商定議款,這且慢表。

且說林則徐加強海防,嚴緝煙販,每月總有數起,則徐一一奏聞。

起初接廷寄,多是獎勵說話,一日傳到京抄,上“裁大學士琦善奉旨赴粵查辦”,林則徐不覺驚疑。正準備具折奏問,忽然京城發下聖諭,林則徐跪接拆開,見上麵說道:“外而斷絕通商,並沒有斷絕,內找查拿犯法,亦不聽淨,無非是空言搪塞,不但終無實濟,反出現洋務風波。思之曷勝憤怒,看汝又以何對朕也?特諭”。

林則徐覽畢無語,幕僚在一旁瞧看,不禁氣憤起來,則道:“大帥這般盡力,反得這般惡果,令人不解。”

林則徐歎道:“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古往今來多出一轍,我林某自恨不能去邪,所以遭此疑謗。現既聖諭申斥,不得不自去請罪。”托幕友剛剛把奏折拜發,又來嚴旨一道:“前因鴉片煙流毒海內,特派林則徐馳往廣東海口,會同鄧廷禎查辦,原期肅清內地,斷絕來源,隨地隨時,妥為辦理。但自查辦以來,內有奸民犯法,不能淨盡,外而私販來源,並未斷源。本年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直隸盛京等省,紛紛征調,糜餉勞師,此都是林則徐辦理不善所致。

林、鄧著交部分別嚴加議處,兩,。‘總督由琦善料理,未到任以前,著怡良暫行護理。欽此”數日後,琦善到任,接印在手,別樣事不遐施行,專查辦林則徐罪狀,查遍所有文書,無瑕可取。隨後,又召水師提督關天培、總兵李廷鈺入見,嚴責他們首先開釁,此後需要格外謹慎,方可免咎。關、李二人義憤填膺,隻因他是頂頭上司,不好出言辯駁,勉強答應而退。琦善擺著一幅欽差大臣架子,也不出來送一送,又令巡捕傳英領事義律來文,琦善立即展閱,閱罷,急下令將沿海兵防盡行撤退,將舊募之水勇漁艇一律解散。

卻說怡良聞得此信,忙趕到督署探問,琦善道:“兄弟並不是趨奉洋人,聖上已經主撫,不得不從圓一點。照英領事書中要我退兵,隻得以誠相見,緩解矛盾,方好成全撫議。”

怡良道:“夷情叵測,不可不防,隻求中堂明察。”

琦善撚須笑道:“兄弟在直隸時,已同義律麵約休戰,還怕什麼?”怡良無話可答,隻好告別。

琦善則欣欣得意,專等義律來署議定和約,等了數日,毫無消息。惹得琦善性起,大怒道:“好端一個大清朝,都被這些混賬東西鬧得不可收拾,這都是林則徐闖出來的禍”。一氣之下七湊八拚整理了林則徐一罪折,狠狠地參了林則徐一本,把道光皇帝弄昏了。一道聖旨下去,卻把林則徐革了職,又派徐廣縉做兩廣總督,派琦善做交涉使,與英國人講和,賠償了七百萬兩白銀,開放廣州、上海、廈門、福建、寧波做外國的租界。英國人還不肯,硬要拿林則徐問罪,穆彰阿又出一個鬼主意,代皇帝擬一道聖旨,把林則徐充軍到新疆。

這事惹怒了一位大學士王鼎,他見林則徐是一個大忠臣,蒙了不白之冤,便多次在朝廷上找穆相國論理,這穆相國總是笑而不語。一天穆彰阿和王鼎兩人,同時在禦書房中召見。那王鼎一見穆相國,由不得大怒起來,大聲喝問道:“林則徐是一個大忠臣,你為什麼要欺騙皇上,把他充軍到新疆,像你這樣一個大奸臣,為啥還要留在朝[{=I做大官,你真是宋朝的秦檜,明朝的嚴蒿,將來天下蒼生都要被你貽誤盡了。”

穆相國聽後不覺變了臉色,道光帝見他兩人下不得台,便喚太監把王鼎扶回宮去,並說王學士喝酒喝醉了,酒後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