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0章 李知府草菅人命 陶子霖微服問情(2)(1 / 2)

然而烤製時,卻確有香噴的野菜清香,鄉民將這種烤餅喚做“仙土粑粑”。卻說這仙土實是一種乳白色的劣質黏土,種植蔬菜,因為土質貧瘠,而無法生長,鄉民認為這種土是上天恩賜以救饑荒的“神仙土”,於是取來食用。因為食了這種“仙土粑粑”,大多的災民麵若土色,而無半點血色,上起廁所來,所解大便硬若石子,竟是擊得糞罐子山響。久而久之,饑餓似乎解決,仙土將近食完,人也日漸饑瘦,四肢無力,最後無疾而終。其時,王維任沅陵知縣,這王維呢,雖是進士出身,卻實在是一個昏庸之輩,縣內出現如此大災,他僅僅隻是報告了巡撫,卻無撫恤賑災要求。甚至在知府大人麵前吹噓,說他們找到了賑災的極好法子——仙土粑粑。這知府姓李,亦是王維之流,昏庸已極,聽了王維的稟報,也不去開動腦筋想想,照樣畫葫蘆,競將王維的發明一一仙土粑粑,作了折子而上奏朝廷。這嘉慶皇帝一日坐在龍案之前見了辰州李知府的折子,先是一驚,繼而大喜。這嘉慶出生在深宮之內,長住在深宮之中,整日所食乃山珍海味,人間極品,又幾曾見過仙土,又怎麼清楚仙土終為何物。見李知府的折子吹得天花亂墜,也就認定皇天相助,自己很是開心,居然下旨,對王維大加表彰,給以加官晉爵,做候補知府暫署沅陵知縣,又令李知府奉旨謝天。接到嘉慶的聖旨,王維自然高興得幾乎瘋狂了。睡到床上,居然不能成寐,似夢非夢,想到紫蟒加身的美事,整日裏飄飄然的。李知府見王維因禍得福,卻因仙土粑粑得以遷升,很是有心想敲他的竹杠。於是以奉旨謝天為名,要求王維出具白銀一千兩。王維當然清楚既是奉旨謝天,就依例可動庫銀,說不定皇上還有封賜。知府的如此要求,豈不是索要好處?但他想得通,自己因禍得福,知府當然功不可沒,很是樂意,上繳了白銀,將這些上繳的銀子作為賦稅加到了鄉民的頭上。李知府得了王維上繳的一千兩銀子以後,於次日在知府衙門前的草坪內擺了個香案,用黃紙書了“玉皇大帝神位”作了神主,備了豬頭、牛頭、羊頭三牲及時蔬果品,作了祭文,拜祭了一回了事。於是作了折子,稟報朝廷,折子卻將謝天之事寫得清清楚楚,“於本府風水寶地之所,築壇一個,高七丈,圍徑四十九丈,請道士七人,打醮七七四十九天,儒生作文祭祀七天,動用庫銀一千貳佰三十五兩,恭請聖裁。”嘉慶帝見了李知府的折子,十分高興,認為李知府辦事果斷幹練,於是禦筆一揮,在李知府的折子上批道“好,欽此!”王維因為旱災,雖然破費了些銀子,卻得到了升遷,知府雖然沒有升遷,卻得了兩仟多兩銀子,豈不皆大歡喜。隻是苦了這些災民,他們的作物顆粒無收,以食仙土、樹皮、野菜充饑,縣太爺還在加重賦稅,這豈不是要奪人命了。其時有喚做禹鐵牛的鄉民,其父禹子和乃一迂腐秀才,參加了八屆鄉試以後,終於什麼也沒有撈到,人稱他為“豬八戒”。他參加了最後一屆科舉後,在七十一歲那年謝世作古,禹子和的謝世作古,保長卻沒有注銷戶口。這次王維的加稅卻是按人頭攤派的,居然死去多年的家父也要攤派,這下可把禹鐵牛激怒了,就找了保長要個說法。

卻說這位保長大人,實乃地頭之蛇,見禹鐵牛如此,就發了保丁,將禹鐵牛抓了,一頓毒打以後,硬是讓他賠了不是才罷。這口惡氣,禹鐵牛又豈能相容。這鐵牛二本是其父在生了他之後,請八字先生算命以後而取的。八字先生說,這小鐵牛命硬八字苦,根腳不穩,所以取名要硬,要賤,於是取了個鐵字,鐵該算硬了吧,所以取了個牛字,這牛還不算賤?取了這個名,說來也怪,這小鐵牛竟是一生無病,而是一帆風順,隻是其性也像牛一樣強了。禹鐵牛挨了保長的毒打,這口惡氣終不能容,因他曾跟家父讀書識過字,也略通一點文墨,於是作了狀紙,保長告上了縣衙門。再說王維雖然加官晉爵,卻隻是提高了級別,並沒有授其他的實職,由品升為六品,做候補知府,實職還是縣令。禹鐵牛擊了大鼓,遞了狀紙,見是狀告保長,說保長傷害無辜之民,強行攤派,並且把父親禹子和的一切都寫得詳詳細細。王維即時大怒,“這還了得!”即命兵勇立即將保長抓來應訴。兵勇去了,不久將保長抓進了縣衙,跪於大堂。保長居然一口否認有過傷害禹鐵牛的行為,反訴禹鐵牛妨礙公務,阻礙征稅。這加征的賦稅,王維十分的清楚,見保長所說的征稅竟是指這千兩銀子,示意保長不再說下去。當日並沒有結案,隻是將鐵牛收監,待後再審,卻把保長放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