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英雄簡介(1 / 2)

《紅色英雄榜係列:楊靖宇》內容包括:頭顱歸來,慰藉英靈;夢回確山:英雄誕生的搖籃;礦山風雲:革命從最苦難的底層開始;南滿,南滿:隨時服從組織派遣;大將風度:整編隊伍,鏟除活閻王;兩軍會師:艱難會師,革命曙光現等。

楊靖宇,1905年2月13日生,原名馬尚德,號翼生,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人。

1923年8月,楊靖宇考入設在開封的河南省立第一工業學校。在這裏,他結識了已是中共黨員的賀光吾等一批進步教師。在他們的指導下,楊靖宇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積極探求救民救國的革命道理。1926年秋,楊靖宇加入共青團。

1926年,為迎接北伐軍入豫,楊靖宇奉黨團組織的命令,回到家鄉確山縣,開展農民運動。

1927年4月4日,楊靖宇等人成功領導了確山暴動。5月,楊靖宇加入共產黨。

1927年6月,為慶祝北伐軍攻克鄭州、開封,確山縣臨時治安委員會召開萬人大會。楊靖宇揮毫題寫了對聯:“慶今日克複鄭汴澄清黃河水,祝他年直搗幽燕掃盡長城灰。”

11月1日,楊靖宇領導確山農民武裝舉行了劉店秋收起義,以進攻劉店的一個民團為目標,打出了共產黨的旗幟,在河南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經過兩個小時的英勇戰鬥,劉店秋收起義取得勝利。

1929年1月,楊靖宇被黨組織派往上海學習。

1929年2月底,楊靖宇在上海學習結束之後,赴東北奉天,準備前往蘇聯進行軍事深造。

1929年7月,前往蘇聯的手續受阻,留在東北工作。

1929年8月30日,由於叛徒告密,楊靖宇在歡樂園福合客棧被捕,《奉天每日新聞》大肆渲染捕到“共產黨之首魁”。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楊靖宇被黨組織營救出獄。1932年1月,楊靖宇擔任東北反日總會黨團書記兼哈爾濱市道外區委書記,後擔任中共哈爾濱市委第一任書記。

1932年11月,楊靖宇以中共滿洲省委特派員的身份來到南滿。他先是幾經周折,在樺甸縣常山屯找到了磐石工農反日義勇軍,然後把隊伍帶到了蜂蜜頂子,召開會議。會議決定將磐石工農反日義勇軍更名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遊擊隊。後來,楊靖宇征得上級同意,決定留在這支部隊,任遊擊隊代理政委,並將來東北時的化名張貫一正式改為楊靖宇。

1933年9月18日,按照中共滿洲省委的指示,南滿遊擊隊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第一師。楊靖宇任師長兼政委,全師共300人。

1933年10月,為進一步擴大遊擊區域,聯合更多的抗日武裝,楊靖宇率部分隊伍從玻璃河套的生財溝出發,向輝發江以南挺進。楊靖宇率部隊渡過輝發江後,連戰連捷,聲威遠震。巴黎出版的《救國時報》載文報道:“第一軍屢敗日偽軍,弄得日偽軍一聞人民革命軍之名,便戰戰兢兢,心膽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