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頭顱歸來,慰藉英靈(1 / 2)

1940年2月23日,正是長白山的嚴冬季節。楊靖宇衣著單薄,腹內空空,還患著感冒。他孤身被圍,在一塊臥牛石旁燒毀了全部文件。敵人順著楊靖宇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追了上來,對他形成了包圍。楊靖宇憑借岩石,雙手用兩隻手槍向敵人射擊,邊走邊戰。在一棵大樹下,楊靖宇用不斷射出的子彈回答敵人的勸降。在持續了20多分鍾的槍戰後,幾顆罪惡的子彈射入了楊靖宇的胸膛,一路嚷著“投降吧,楊靖宇,投降了讓你做東邊道的司令”、“捉活的,捉活的”的日軍看到楊靖宇的遺體,按理說,應該是欣喜若狂的,因為少了一個讓自己聞風喪膽的對手。然而,他們顯得很沮喪,甚至有些遺憾與失落,因為楊靖宇令他們真正歎服。楊靖宇犧牲時年僅35歲。

楊靖宇犧牲後,日本的警察廳、日本關東軍頭目和偽軍都不理解,他怎麼能夠在零下20多度的山裏頭打這麼多天,附近連一個村落都沒有。遺體隨即被運往蒙江縣民眾醫院,日軍軍醫施行解剖。冷光明晃的手術刀切開了楊靖宇的腹部,劃開胃囊,在場的殘暴的日軍、日偽,無不震驚——隻見裏麵一粒糧食也沒有,僅殘留著草根、樹皮、棉絮……據說目睹整個解剖過程的一個日軍軍官,從楊靖宇身上看到了中國人不可征服的氣節,對“聖戰”產生了懷疑,以致精神分裂,先用毒藥殺死了自己的妻兒,然後切腹自盡。

當時通化地區的討伐司令叫野負倉德,在一個偉大的民族英雄麵前,他覺得自己很渺小。最後他為楊靖宇立了一塊碑,親自召開了一個祭靈會。野負倉德承認,楊靖宇是日本軍人的一場噩夢,中國竟有如此威武不屈的將軍。另一方麵,野負倉德考慮到楊靖宇在抗日群眾中的影響力,為了營造“抗日,隻有死路一條”的輿論氛圍,他喪心病狂地命令一個叫“張奚若”的偽軍砍下了楊靖宇的頭顱,放入木箱,送到了通化市偽警察部。1940年2月25日,日軍將楊靖宇的頭顱掛在通化市的鬧市區進行示眾,希冀以儆效尤。3天後,頭顱被送到了新京(長春)關東軍司令部,放在2樓的藥物科,由藥水浸泡保存。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國民黨接收了日偽政權,楊靖宇的頭顱被轉移到長春醫科大學醫療器械室。

1948年10月,解放東北的戰爭到了關鍵時刻,尤其是圍困長春的戰鬥步入決定性階段。城內10萬敵軍被我人民解放軍打擊和圍困達7個月之久。此時,楊靖宇將軍的遺首仍在這座孤城內,國民黨特務從日本關東軍的手中獲得頭顱後,就立刻秘密藏匿起來。國民黨特務究竟將英雄的頭顱藏匿在哪裏呢?原來,日本投降後,長春被偽滿殘餘暫時接管。1946年4月,我軍經四晝夜激戰,奪取了長春,但還未弄清楚楊靖宇頭顱的去向,就被迫撤出,長春遂被國民黨軍占領。我軍圍困長春後,時任中共長春地工小組組長的李野光,接到了中共中央東北局下達的一項任務,要他協助有關方麵迅速找到楊靖宇與陳翰章的遺首。經過深思熟慮後,李野光立即指示打入城內的鬆江軍區地下工作者杜文學等人,在孤城內秘密開展尋找楊靖宇頭顱的工作。

經過多方打探、尋找,地下小組成員劉亞光查到了楊靖宇將軍頭顱的下落:長春醫學院。當時醫學院被國民黨騎兵第2旅占據,該旅衛生隊就設在長春醫學院附近。如果能夠打入旅衛生隊,就有可能進入醫學院,查找楊靖宇將軍的遺顱。地下小組成員李廣德立即將這一情況和方案向上級做了彙報,得到批準。不久,劉亞光打入了該衛生隊,當了中尉軍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