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二十年代的繁榮(2)(1 / 3)

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年(1923年),疲憊不堪、灰心喪氣的哈定越來越充分地意識到,他所信任的同事和朋友深深地背叛了他。他雖然沒有參與那些營私舞弊、貪汙受賄的勾當,但內閣成員的腐敗無疑使他的聲譽留下了洗涮不掉的汙點。而且,關於他私生活的種種傳言也不脛而走。為了擺脫自己的政治困境,1923年6月20日,哈定乘火車開始穿越全國的“諒解旅行”,以接近並打動選民。在堪薩斯城,他接待來訪的艾伯特·福爾太太,她丈夫幾個月前辭去了內政部長的職務。從這次談話中,哈定獲悉福爾與一些石油大亨進行秘密交易的情況,感到十分震驚。7月份到達阿拉斯加時,哈定收到一份從首都發來的電報,其中更多地透露了某些行將被揭發的醜聞的內幕,因為他看過電報再三喃喃地數落著那些幹了對不起他的事情的朋友們。接著,在西雅圖由於吃了受汙染的蟹肉,他突然受到急性消化不良的打擊。7月29日哈定到達舊金山時身體似乎正在複原。可幾天後,即8月2日晚,哈定在臥榻上卻突然去世,而當時哈定夫人還正在念書給他聽。醫生們認為總統死於腦血栓,要求進行驗屍,但遭到哈定夫人的堅決拒絕。由於總統確切的死因不明,便產生了許多臆測。如有人認為哈定可能是被夫人毒死的,其目的是為了避免總統因“俄亥俄幫”的罪行而可能遭到彈劾。

人們永遠無法斷定,哈定總統對他親朋好友的腐敗墮落的情形到底了解多少。他去世後,哈定夫人焚毀了他的文件和通信。她還不辭辛勞地四處找回,並銷毀哈定寫給別人的私人信件。結果,這給那些研究哈定總統的曆史學家們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1931年在遲遲建成的俄亥俄州馬裏恩市哈定紀念碑揭幕式上,曾在他的內閣中任商務部長的赫伯特·胡佛總統概括地敘述了哈定的人生悲劇:“這裏安息著一位因為對友誼的幻想完全破滅而靈魂極端痛苦的人。我們曾目睹他日益衰弱下去———不僅是體力枯竭,而且也由於滿腔憂慮而衰弱下去。沃倫·哈定也曾隱約地理解到,他是被他所信任的幾個人,被他一直認為是忠實朋友的那些人出賣了。全國各級法院後來證明,這些人不僅背叛了他們的耿耿忠誠的朋友的友誼和信任,而且背叛了他們的國家。這是沃倫·哈定一生悲劇的所在。”“柯立芝繁榮”“我認為我能把事情辦好。”這是哈定的副總統、小心謹慎的卡爾文·柯立芝在獲悉他升任總統時所做出的自信反應。柯立芝的特點是不容易激動、不喜歡講排場、蔑視任何誇誇其談的東西。1923年8月3日,柯立芝在佛蒙特州他的出生地與家人一起消夏。當晚午夜剛過,幾位官員氣喘籲籲地趕到他的住所,把他從睡夢中喚醒,通報了哈定出人意料地去世的消息,柯立芝表現得非常鎮靜。當天淩晨,他幾乎是不假思索地請當公證人的父親為他主持了就任總統的宣誓儀式,然後便回去睡覺了。在以後的歲月裏,人們公認柯立芝是一個最能睡覺的總統,因為他什麼時候想睡便能馬上入睡。

柯立芝政府的第一個晚上平靜無事,這一夜體現了柯立芝典型的處世風格。最初,人們並不知道應對這位相對來說默默無聞的前副總統抱有什麼樣的期望。雖然柯立芝在任馬薩諸塞州州長時曾因果斷挫敗波士頓警察罷工而聞名全國,但除了極個別最接近他的人以外,“沉默的卡爾文”對大家來說仍是個難以捉摸的人物。一次,社交界一位喜歡閑聊的老富婆對沉默寡言的柯立芝進行試探。她對他說,她跟別人打了一個賭,說能夠讓他說出三個以上的字來,卡爾文麵無表情地答道:“你輸了。”他很有個性,性格強硬。為人有兩個特點,一是嘴緊,不愛說;二是手緊,不肯濫花錢,為人有嚴格的清教徒式觀念。這與性格溫和、寬容放任的哈定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看起來,這種反差似乎有可能使柯立芝對他所繼承下來的醜聞迭出、四分五裂的政府進行重大改革。

柯立芝搬進白宮不久,便恢複了當哈定在世時糟踏掉的總統職位的某些尊嚴。他取消了酒會和牌局,但保留了哈定的內閣,也沒有進行什麼職務的調整。在執政頭一年的一次談話中他的政治哲學說得明明白白:“凡是美國的公事就該公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