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東催促聲中,門捷列夫突然來了靈感,他拿起一張白紙,在上麵飛快地畫了起來,並迅速排列出各種元素的位置。幾分鍾之後,一個偉大的發現——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產生了,誕生在這個忙碌的清晨。
馬車在街上飛馳,門捷列夫從口袋中掏出撲克牌和“紙片”又認真研究起來,他覺得沒有什麼比這些更重要了。直到覺得非常滿意了,他才住手。
1860年3月6日,門捷列夫的助手門拿特金在俄國化學會上代他宣讀了題作《化學元素的性質和原子量的關係》的論文。遺憾的是,這篇論文在當時並未受到應有的關注。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前人類似的分類太多了。門捷列夫深深地知道:“要證實這張元素周期表的正確性,隻有依靠從它引申出來的推論的正確性。”於是他決定繼續完善這張元素周期表。
1871年,門捷列夫發表了《化學元素的周期性依賴關係》一文。他將元素分成了八個族,以周期律為基礎,不顧當時人們對原子量的固有認識,改排了八個元素的位置;校正了八個元素的原子量;並在周期表中預留出了空格,預測出了類鋁、類硼和類矽這三種當時未知的元素的基本性質。他對助手說:“這些未知的元素隻要有一個被發現,並且其化學性質同我們所預測的一樣,那我們就成功了。”他堅信自己。
然而在當時,門捷列夫的預言和他的元素周期表換來的是人們的諷刺和譏笑,有人甚至稱其為鬼怪、魔術。門捷列夫對此都不予理會,他相信自己成功的一天終會到來。
果然,四年後,布瓦博德朗發現了類鋁(镓)!八年之後,尼爾遜發現了類硼(鈧)!15年之後,溫克萊爾又發現了類矽(鍺)!它們的性質和門捷列夫預言的並無兩樣,門捷列夫成功了!此時,一切嘲諷煙消雲散。
門捷列夫成名之後,《彼得堡小報》的一名記者想寫一篇揭示他發現元素周期率奧秘的文章。門捷列夫對他嚴肅地說:“這個問題我大約考慮了整整20年。可有人卻認為:坐著不動,五個戈比一行,五個戈比一行地寫著,突然就成功了。事情遠不是這麼簡單!”
1907年1月20日淩晨5點,門捷列夫因心肌梗塞,坐在椅子上長眠了。當時,他手裏還握著筆,麵前是一本尚未完成的著作。在追悼會上,他的學生用:“Ga、Sc、Ge、Os、Ir、Sn……”等18個元素的符號製作了一幅挽聯,象征著門捷列夫一生的偉大功績。
直到今天,人們耳邊還不時響起門捷列夫的名言:“什麼是天才?終身努力,便成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