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水火不容(1 / 3)

四相思,瓊鼻微皺牙兒尖。頰染紅霞不見君。夜雨俏揮劍,肝腸寸斷,恨恨誰人傷?---《十美圖》

五族大陸,廣瀚無邊。上北水族,下南火族,左西金族,右東木族,四族居中則是中心土族。五族並立,計三百六十五城,納了天下人口十之八九。五族各族人才濟濟,除各族聖王之外,九階聖階高手便有一十八人。而其中水族獨占五人,當是國力無匹,傲視群雄。

餘下一十三人木族得其四,三族分得其三。當然,尚有些隱世埋名高人,或因看破紅塵,或亦縱情山水,則不名於世,知者甚少。除五族之外,便是蠻荒百族,不受五族管束,自成一方勢力。而蠻荒百族常有武功魔法驚世之輩,行走揚名於五族大陸,故而五族之民雖鄙夷百族之人不知禮數,但還是心存三分忌憚。

如今之世,水族黑帝野心勃勃,意欲一展心中抱負,一統五族,成就從古至今無人能及之願。然,水族空有雄厚國力,卻奈何受五族天子聖王念蒼生所製,無法發動對外戰爭。但縱是念蒼生極力抵製,水族依舊與相鄰的木、土、金三族時有摩擦矛盾,大有一觸即發之感。當然,此乃題外之話,但水族之強,卻是不爭事實。

五族曆506年,中土之巔,第五屆天元論道,念蒼生於天元山峰憑借魔武雙五行合一,一指敗前青帝丘子柳,八招折無涯聖君獨孤極;一句“民為貴,君為輕”辯得黃帝李文生俯首長歎。令天下英雄豪傑無不俯首稱臣。須知天元論道有資格參與者,要不是那魔武兩道的巔峰高手,要不就是治國齊家的聖賢大儒,雖是五族精粹,但奈何參與者實乃少數。

故此,五族賢明之輩,為本族勵精圖治,決意效仿天元論道之舉,開展各種英雄聚會。而在自由之城開展的赤羽群英會也是其中之一,較之於其他不同,赤羽群英會乃是針對五族二十歲以下的少年菁華,為其展現自我的一大盛會。

此會每五年召開一次,定於火族自由之城潛龍校場。今日,便是初賽的最後一場,如若錯過這最後一場的比試,那便要在等上五年。故此五族少年均紛紛提早數日來到此城,生恐錯失這人生唯一一次年少成名的機會。

但凡有比試較量,則必有勝敗之分,特別對於熱血的少年少女來說,此番比試將會是其人生中一大曆練。勝者一舉成名天下知,而敗者也能從中獲益良多,知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從而靜心修煉,知恥而後勇。

潛龍校場,長約一千丈,縱寬五百丈,場內並無桌椅等供人休息之物,隻有寥寥五麵大旗,聳立於場邊。分別為五族圖騰;黑水玄武旗,赤火朱雀旗,白金白虎旗,青木青龍旗,黃土麒麟旗。

而在寬闊的校場內,兩個少年遙遙相對,隻是其中一個金發少年雙手扶刀,白金色衣衫上赫然有著一赤紅掌印,正不斷的有血絲滲出,而少年身形搖搖欲墜,儼然是受了重傷;而另一黑發少年則麵露一絲喜色,將手中吞吐的赤紅真氣收了回來,對著金發少年拱手道:“不愧是金光聖君高徒,一手白虎裂土訣當真是鋒利無匹,玄方佩服!”

金發少年擦了擦嘴角血漬,看了一眼胸口的傷勢,搖頭歎道:“慚愧慚愧,還多謝少城主手下留情,若不是及時收住“玄火雙燒”這第二燒,紹金早就不在人世了。玄火雙燒,焚身燃魂,紹金輸的心服口服。”說完,金發少年白紹金撐著寶劍,捂著胸口的傷勢一步一頓的離開了校場。

此時一紅衣司儀走上前來,朗聲道:“此場,李玄方勝。”說完,便小聲傳音道:“少城主已經連勝九場,是否下場休息,再做最後一場比試。”

說話之人便是當年圍剿地獄紅龍眾人之一的炎老大,較之於前年,身上剽悍之風更甚。當年眾人獵殺魔獸之後,提心吊膽了數月,但城內四周並無重大的天災人禍,偶爾有幾個宵小之輩來犯,也被眾人第一時間捉捕。如此平靜了大半年後,眾人也漸漸遺忘了那個古老的傳言,慢慢的回到了先前的生活。而過了一年後,也就隻有城主李神光偶爾提起,但終究還是相信眼前的現狀。對於地獄紅龍的傳說,也淡忘腦後。

近日來正值五年一度的赤羽盛會,李神光忙於接待各組的前輩高人,無暇分身。故囑咐自己心腹大將炎老大照看獨子李玄方,務必要其不要在校場上與人生死相搏。

但李玄方年少氣盛,從小武學天資過人,被城內之人稱為小鳳凰,儼然是赤帝鳳炎第二。如今恰逢盛會,更是誓言要與天下少年精英一較高下。而在之前,便一口氣連敗九人,一時場邊眾人無不出聲讚歎少年英雄,紛紛感歎三眼神將王人傑眼光過人。

話說當年王人傑偶過自由之城,於魔獸森林見一少年徒手博虎,激戰非常。但是虎凶人更猛,最終,丈長的吊睛白額大虎,竟被少年生生用雙手撕開兩顎破顱而死。驚訝於此景,不由當場運用神通,給少年贈了一句批言,是道:少年英雄,霸王轉世;百戰不死,涅槃鳳凰。

此刻,昂首於潛龍校場的李玄方,乘連勝之勢,不顧連番惡戰的傷勢疲勞,仰天大笑道:“我李玄方在此,可有那族兄弟上來一較高下。”說完,對著炎老大擺了擺手,解下腰間酒囊,仰頭便是大灌了幾口。

場下眾人看著滿地瘡痍的校場,回想李玄方霸氣的九連勝,不由心生退意;即便尚有不服,看到連金光聖君的嫡傳弟子--白紹金也敗下陣來,內心一番比較過後,便轉頭回避李玄方邀戰的目光。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畏懼不前,像之前便已經進入次日決賽的三人,就毫不畏懼的以眼還眼,爭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