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火爐旁邊的識字生涯(1 / 2)

1866年,齊白石剛過完3歲的生日,他的身體就漸漸地好了起來,隨後,他就被安排和祖父睡在一起。

齊白石的祖父齊萬秉,號宋交,大排行是第十,人稱齊十爺。他是一個性情剛直的人,心裏有了點不平之氣,就要發泄出來,所以人家都說他是直性子,走陽麵的好漢。

當時,齊十爺已經59歲了。這個時候正是冬季,南方的冬天特別潮濕,也很寒冷,齊十爺常常揀拾些鬆枝,在爐子裏燒火取暖。

齊十爺冬天唯一的好衣服,是一件皮板挺硬,毛又掉了一半的黑山羊皮襖,當秋風陣陣,樹葉飄零的時候,他就從箱子裏取出那件用布包著的羊皮襖。

老人穿上皮襖,大襟敞開,把小小的齊白石裹在胸前,小白石常常就這樣在老人身上睡著了。齊十爺常對別人說,抱著孫子在懷裏暖睡,是他生平第一樂事。

齊十爺是一個很有見識的農民,他認為讀書識字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其實他自己識得的字也不多,因為他小時候幾乎就沒有上過學,但卻自己偷偷地學習認識了幾百個字,對於孫子,他傾注了全部的愛。

雖然他無法預測孩子的未來,但卻期待著美好的未來,他沒有更多的奢望,隻企望孩子能過上略好於自己這一代人的生活。

在冬天,農村的農活不是很多,齊家人常常坐在灶屋裏烤火,齊十爺抱著孫子,一邊燒火,一邊開始教小白石寫字。

齊白石認得的第一個字是“芝”字,他的祖父拿著通爐子的鐵鉗子,在鬆柴灰堆上,比劃著寫了個芝字,並對小白石說:“這是你阿芝的芝字,你記準了筆畫,別把它忘了!”(配圖)

小白石把眼睛睜得大大地,認真地注視著。祖父又重複一遍,再重複一遍。

年幼的齊白石照著祖父的教法認認真真地寫下了“阿芝”兩個字。雖然他的字還寫得非常不整齊,但卻寫出了齊白石彩色人生的開始。

祖父高興極了,把阿芝抱到懷裏,在他嬌嫩的小臉蛋上親了又親。

齊白石被爺爺的胡子紮疼了,他昂起頭來好奇地對祖父說:“爺爺,為什麼要識字?”

齊十爺望著孫子詢問的目光,緩慢地說:“不識字,就要吃苦頭呀!”

他抬起頭,向窗外望望,歎了一口氣,語氣沉重而緩慢地說:“好吧!現在爺爺給你講個故事,這是爺爺年輕時候一個好朋友的真實故事。我那個朋友是一個老老實實的種田人,由於從小家裏窮,沒有上過學,所以他一個字也不認識。有一次,他媽媽病了,他找財主借債,將一畝荒地做抵押。誰知那財主根本看不上他家的荒地,倒是看上了他家那兩間破房的基地。到了簽契約的那一天,財主連那兩間破房的房地基也一起寫上了。我的朋友不識字,根本就看不懂便稀裏糊塗地畫了押。半年後,他媽媽病故了,又欠了很多的債。過了一年,期限到了,財主要債,我的朋友還不起,財主就拿出那張契約,要霸占荒地和房地基。我的這個朋友說,他隻抵押了一畝荒地,哪有房地基呀?可財主就拿出契約念給他聽,還說是我的朋友賴賬,反而將打了他一頓,把他從家裏趕了出來了。唉,我的朋友一起之下就跑到衙門告狀,官老爺把財主找去,一看契約,不分清紅皂白,又把農民打了一頓……”

齊白石聽著聽著不禁眼睛都濕潤了,他擔心地問:“那麼,後來呢?您的朋友後來怎麼樣了?”

齊十爺再一次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說:“後來,他走投無路,跳到河裏,淹死了。”說著,熱淚沿著他那古銅色的多皺的臉,緩緩地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