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代孔緯字化文,進士及第,贈太尉,子一,名昌弼。第 41代孔昌弼字佐化,進士及第,散騎常侍。唐末朱溫造篡河北大亂,光化三年(900年)宰相徐彥若出鎮嶺南,孔昌弼乃隨之入粵至南雄府保昌縣平林村居住,子四,名藂、荃、葆、麟。第42代孔葆,子一名承休。第43代孔承休,字閏如,性敏學博,累舉不仕,授業十餘載,於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又自南雄保昌珠璣巷石井頭來廣州彩虹橋居住,子二名繼明、恪。孔恪(44代)遷居惠州。孔閏(45代)。孔俊(46代)。孔偉略(47代)。孔鴻猷(48代)。孔敏(49代)。孔吉人(50代)。孔超(51代)。孔嘉興(52代)。孔秦(53代)、舉、奉、春、眷五人自惠州流寓甘肅皋蘭縣土門墩。孔思全(54代)、孔思韜、孔思蔚、孔思烈移居皋蘭縣西顏家灣(今永靖縣陳井鎮年家灣村)。孔克澤(55 代)住顏家灣,孔克源遷居杏胡台,孔克貴子希革遷居廣東長樂縣。孔希遠(56代)。孔訥崇(57代)。孔公佑(58 代)由顏家灣遷居半個川(今太極鎮大川村),子四名彥崢、彥魁、彥斌、彥嶸。孔彥魁(59代)。孔承輝(60代)。孔宏道(61代)。孔聞霽(62代)。孔貞嶼(63代登瀛)。孔尚五(64代守魁)。孔衍學(65代應寶)。孔興錫(66代耀福)。孔毓安(67代承穩)。孔傳華(68代得榮)。孔繼學(69代良文)。孔廣理(70代秉法)。孔昭唐(71代)。孔憲儒(72 代)。孔慶桐(73 代)。孔繁猷(74代)。孔祥瑞(75代)。孔令忠(76代)。孔德雙(77代)。孔維龍(78代)。
我祖五房頭二房之譜從第63代孔貞嶼(登瀛)起建立支譜係,距明嘉靖朱厚熜年間(1522—1567年)約有450多年。
我五房頭二房之譜,始立於清朝光緒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三日(公曆1902年11月22日)。因先祖先後移居到原王坪鄉(今新寺鄉)羅山村、原段嶺鄉(今新寺鄉)魁山村上灣社而一度家譜失存。父親於1983年從太極鎮己德爺(己酉存)手中獲得收藏的家譜。家譜因年久失修,保存不當,經鼠咬、煙熏而殘缺不全。遵照父親遺言,將原家譜複印整理收藏,並把先祖孔祥瑞以後的家族成員以生平簡介形式續錄,同時將第五次《孔子世家譜》大修的本支入譜登記表收編於本書,以流傳後世。
又據父親回憶,1916 年大太爺去世,家境貧困,由三太爺帶領,從太極鎮大川村移居到原王坪鄉(今新寺鄉)羅山村十字路社(早年叫草房溝),半農半牧,家境逐漸好轉,並對大川村部分族人生活上予以周濟。後因段嶺鄉魁山村上白溝灣社舅爺田氏賜予耕地若幹畝而定居。
孔子第77代孫孔德雙2008年4月於劉家峽鎮
曾祖父孔繁猷(1865—1898 年)生於同治四年(1865),於光緒二十三年(1898)因疾告終,葬於黃米崗祖墳(大川),享年3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