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譽會長:範玉輝(縣政協副主席)
會長:孔德平(原永靖縣委副書記)
副 會 長:孔祥鋒(縣審計局書記)
孔祥祖(太極賓館總經理)
孔祥斌(大莊大成殿管委會主任)
孔令珍(令牌集團董事長)
孔俊仙(縣統計局書記)
孔令智(縣法製局局長)
孔令洲(縣廣電局記者)
孔令芳(鹽鍋峽矽鐵廠廠長)
孔德雙(縣民政局書記)
孔德來(縣恐龍局局長)
何六奎(縣發改局副局長)
秘 書 長:孔德雙(兼)
副秘書長:孔令科(縣經貿局書記)
孔令平(縣水電局幹部)
理事:孔存喜(徐頂鄉)孔令利(宗教局)孔繁卓(大莊)孔祥興(四溝)孔祥斌(四溝)張文煥(四溝)孔滿才(縣政協)孔維科(大川)孔令康(大川)孔祥蒲(中莊)孔祥國(中莊)孔成義(上古)孔令恒(下古)孔維科(水電局)孔祥亨(西河)
聯誼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孔德雙同誌兼任,孔仙月、孔德高、孔令平同誌任辦公室副主任。
甘肅永靖孔子後裔世家譜續修
工作聯誼會辦公室
二○○七年十二月一日
2008年3月14日黃河三峽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開工奠基儀式上十二位禮賓集體誦讀
惟公元二零零八年三月十四日,永靖黃河三峽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籌建委員會及孔氏後裔、四鄉群眾,謹以香燭酒醴之儀,致祭於黃河三峽新建孔廟之基地,文曰:
時惟仲月,序屬春天。東風料峭,大地回暖。
仰惟先師,教垂萬年。道冠古今,與天地參。
德侔元化,中外同感。禮明樂備,教宣杏壇。
萬世師表,百代儀範。文化之根,薪火燦爛。
民德歸厚,慎終追遠。三峽孔姓,脈衍尼山。
始居嶺南,宋末來甘。苗起金蘭,轉徙東山。
紮根永靖,七百餘年。繼繼繩繩,瓜衍椒繁。
詩禮傳家,望杏登壇。代有達人,姓氏無慚。
康乾年間,始建聖殿。闕裏家聲,代代相傳。
洙泗遙通,龜蒙時顯。大河滔滔,聲連魯天。
霧宿巍巍,氣接泰山。怎奈西陲,戰亂不斷。
屢遭兵燹,三毀三建。更遇浩劫,名教失傳。
禮樂沉浮,滄海桑田。欣逢盛世,籌建新殿。
擴大規模,三殿五院。弘揚儒學,道德重建。
鳩工庀材,開挖祭奠。地理景觀,妙不可言。
西部水鄉,隴上江南。詩化山水,天造自然。
日月懸象,地脈蜿蜒。河水流轉,太極呈顯。
山峰對峙,石象把關。岸柳梳壟,荷葉田田。
獨占名區,聖相莊嚴。惟冀神州,物阜民安。
公平民主,和諧人間。仁者愛人,與人為善。
淳風寰中,永播人間。聖靈在上,尚其歆鑒。
伏維尚饗!
(王國虎、沈明永、孔德雙撰文)
第四章 黃河三峽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總體規劃設計簡介
概 況:黃河三峽孔子文化教育中心位於甘肅省永靖縣,占地 7 9 010m2 ,是永靖人民為了紀念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立者孔子,宣傳儒家文化思想設立的,同時也是永靖縣太極島景區旅遊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宣傳黃河文化的重要基地。
內 容:在黃河三峽孔子文化教育中心的規劃設計理念中,始終以紀念孔子的孔廟景區和弘揚悠久曆史的黃河文化的五院(儒學研究院、黃河文化院、書畫藝術院、學子成就院、名人功德院)兩個內容為主。
其中孔廟景區位於該項目的主軸線上,是以山東曲阜孔廟為藍本,結合實際地形及投資規模仿建而成的。景區內保留了曲阜孔廟的大部分建築形式。
展示黃河文化的五院景區則是結合孔廟的布局和地形因素穿插在整個景區之內,自成一體。
布局形式:因為該項目主要是以孔廟景區為主線,所以在總體布局上參照山東曲阜孔廟,采用了以金聲玉振坊至大成殿形成的主軸線為基礎的布局方式。主要建築參考該軸線展開。五院則結合軸線建築形式分別置於軸線兩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