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得天獨厚的音樂天賦(3 / 3)

小莫紮特是故意寫得那麼難的。在他看來,彈協奏曲和表演魔術是一回事。

奇跡並沒有就此了結。

翌年,莫紮特一家人從維也納回來以後,沙赫特納在一天下午把宮廷小提琴手文策爾帶到他們家。文策爾寫了6首三重奏曲子,他想和莫紮特的父親及沙赫特納一起演奏一遍。

莫紮特的父親就把小提琴拿來,三人拉開架式準備演奏。一看見他們的這種架勢,在一旁閑著無事的莫紮特就來了精神。他迅速地把自己的那架小巧玲瓏的小提琴拿了出來,盡管還沒學過,可仍要參與到大人的合奏當中去。他提議讓他來擔任第二小提琴。

父親忍不住了,嚴厲地責備他道:

“你一次都沒學過,怎麼能拉第二小提琴呢?”

莫紮特使勁抵住發顫的嘴唇,回答道:“不,爸爸,拉第二小提琴不用學也能行。”

父親沒有理睬這句發自5歲小兒口中的“狂言”,以一種不耐煩的口氣說道:“我們馬上就要演奏了,你還耽誤我們的時間,真討厭。快一邊去!”

莫紮特完全被父親的話語嚇壞了,抱著小小的小提琴悄悄地走開了,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哭得很傷心。

軟心腸的沙赫特納受不住了。

“唔,我說,利奧波德,”他不滿地說,“讓這孩子跟我們一起拉吧!”他衝莫紮特的父親擠了擠眼:“你不會聽見他拉的聲音的。”他加了一句。

餘怒未消的父親看在朋友的麵子上總算讓了步。

“不過,”他晃著手指對莫紮特說,“隻許你小聲拉,不能讓別人聽見,懂了沒有?不然就馬上把你攆走”。

沙赫特納拿出自己的手帕為莫紮特擦了擦臉上的淚水和鼻涕,替他放好一把椅子。第一首協奏曲開始了。

沙赫特納一邊拉著琴,一邊瞧著小莫紮特,沒過幾分鍾就可以看出來,這位年邁的小號手成了多餘的人。這個5歲的小家夥一個人就把整個第二小提琴部分拉了下來,而且拉得非常漂亮。沙赫特納輕輕放下自己的小提琴,瞟了一眼莫紮特的父親,隻見他不斷用手抹去淌到麵頰上的淚水。誰也沒說什麼,就這樣一直把6首三重奏曲子全部拉完。

這時父親再也擋不住他的兩位客人了。他們一把摟住孩子,親吻著他,一麵嘖嘖讚歎。這一來小莫紮特來了勁,他堅持要試著拉第一小提琴。拉倒是能拉,盡管很不成調,但也沒有出現完全拉不下去的情況。

莫紮特的天賦就是如此,天然生成,光豔奪目。然而這雖然看起來很了不起,但是,許多小提琴家在童年時代也顯示出同樣的天賦。不少俄國小男孩在5歲時也能視譜演奏第二小提琴。在中國,現在這樣的演奏神童可謂數不勝數。莫紮特之所以高於其他神童並不在於他演奏技巧的純熟,而在於他自發的作曲欲望,這才是他後來成功的真正源泉,而其他人恰恰是缺乏這一點。他具備一個出色的小提琴或鋼琴演奏家所必需的天賦,但光靠這一點,他隻能成為又一個不朽的音樂演奏家而已。而他隻是在開始創作以後,才真正開始了他的音樂生涯。

當莫紮特丟開自己的玩具,扭扭捏捏地蹭到姐姐瑪麗安妮身旁聽她上課時,與其說他是被悅耳的音調所吸引,還不如說是受了一種充滿他那顆幼小心靈的欲望的驅使,這種欲望和他的心靈一起成長,直到占據了他的整個心胸。

父親在莫紮特的成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就在於,他充分意識到這孩子是個有創作才能的音樂家,而不單單是個演技非凡的神童。

以後,父親帶著這小神童遍遊歐洲,聽任他成為熱衷於獵奪取樂的宮廷貴族所寵愛的玩物。不管他是否應該為此而受到嚴厲的責備,他至少在強調創作能力這一點上還是極為正確的。要不是父親有著嚴厲、苛求的責任心,要不是這種過於嚴厲的方式被他對孩子深沉的愛所緩和,莫紮特說不準也隻能成為一個曇花一現的人物。

父親對莫紮特的培養和教育是下了番苦心的。壓力過大或者講解方法過於生硬都會窒息孩子的天才火苗,還會使他心生怨氣,產生抗拒心理;過於溫和,由著自己的性子一味對孩子讚揚、嘖嘖稱奇,又會使他一事無成,至多也隻能成為一個半瓶醋的音樂家,那種使他寫下的每個音節都具有莫紮特色彩的無可比擬的優美筆觸也會永遠得不到發展。父親既教會孩子用整齊、漂亮的形式書寫樂譜,同時也使他從小就樹立不讓技巧妨礙思想的流暢這個概念,並反複強調注意後者的絕對重要性。同樣,他也不讓莫紮特由於音樂會的成功而自我陶醉。他要求莫紮特始終把注意力放在音樂上,不要光想著自己是在演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