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時代開始,張明就聽過同學調侃,說幹稅務審計的如果太認真,容易不得好死。
起初隻認為是一句玩笑話。
可十五年後,當張明生命的最後一刻,他覺得這絕對是一句至理名言。
……
“啊……!”
躺在床上的小小少年呻吟出聲。
“阿溟,你怎麼樣?”
衣著華麗的年輕女子,坐在少年的床邊,伸手撫摸著他的額頭:“阿溟,聽得清阿姐說的話嗎?”
睡夢中的張溟睜開眼,看著麵前這張姿容絕美的年輕麵龐,在那一瞬間腦中瞬間一陣劇痛襲來,緊接著是無數碎片化的信息湧入他的腦中。
“啊!”
一聲痛呼,從張溟口中發出。
“阿溟,你怎麼了!”
年輕女子臉色一變,一陣驚慌:“快傳太醫!快傳太醫!”
痛呼之後躺在床上的張溟陷入昏迷。
一個外來的靈魂正在與這個時代一個年且九歲的小小身軀融合著。
他叫張明,他也叫張溟,同音不同字。
他死於發現了某些秘密,被想要嚴守秘密的人用德龍大帝給撞上了天。
他死於玩鬧之中意外落水,高燒不退像是肺炎,就這麼死了。
而如今他成為了他,張明成為了張溟。
張明來自於公元2024年,而張溟則身處天啟元年,及公元1621年。
即便是在夢中,張溟也明白自己這是穿越了,穿越到了明朝天啟元年。
天啟元年,距離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明朝宣告滅亡僅僅隻有二十三年的時間。
前世的張溟並非是一個曆史愛好者,他大半的時間都有與各種報表和賬目相伴,僅僅隻是從社交媒體上對於明朝的曆史有一知半解。
相比於建國開元的洪武盛世,明末天啟崇禎年間的大廈將傾所了解的就更少了。
對於明末他唯一的了解就是。
這是一個大廈將傾,神州顛覆的時代,內地天災不斷,農民起義無數,而關外滿清崛起,薩爾滸之戰之後,明軍精銳盡喪,滿清年年南下劫掠,整個明軍疲於奔命。
而在朝廷本身財稅收入入不敷出,黨爭不斷,吏治腐敗黑暗。
一句話,二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已經是積重難返。
用最粗俗的話來形容。
這艘二百多年的破船已經到處漏水,快完犢子了。
自己重生了……
竟然重生在這樣一個神州巨變之際。
“那麼……”
“你願意撐起大明王朝這艘破船嗎?”
一個仿若來於心靈深處一般空遠的聲音,出現於張溟的腦海當中。
“撐起大明王朝?”
“我……何德何能?”
……
“你能。”
……、
“如今的大明已經是風雨飄搖,山河破碎,急需有人力挽狂瀾,保江山穩固。”
“大明王朝,危亡於何?”
那個聲音在張溟的腦海中詢問。
“大明亡於何?”
這個問題張溟自然是知道的。
“大明亡於土地兼並。”
這是張溟的回答。
大明危亡,歸根結底便為土地兼並。
縱然帝國的瓦解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分析起來原因多種多樣,可再多的原因 終究隻是表象,土地兼並才是明朝亡國的根本原因。
天下田畝數量雖巨,可大明末年竟是有一半以上的土地不用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