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閻德義 1979年全國勞動模範(1 / 1)

閻德義(1929.2—1989.11),天津市人,1979年全國勞動模範,中航工業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航工業黎明)氬弧焊工、工人工程師。1949年3月參加工作,在空軍工程部東北總廠第三廠(現中航工業黎明)衝焊廠23車間氬弧焊工。194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晉升為工人工程師,任“氬弧焊班”班長,是聞名全國的“焊接大王”。入廠30多年,閻德義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刻苦鑽研焊接技術,大膽革新,勇於攻關,先後革新攻關100餘項,實現較大技術革新8項,多次解決工廠及其他兄弟單位的生產關鍵和難題。先後榮獲沈陽市勞動模範兩次、沈陽市特等功勞動模範一次、遼寧省勞動模範一次,1979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並先後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89年11月去世。

作為享譽全國的焊接大王,閻德義先後參加了中航工業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黎明公司)殲5、殲6、殲7和14號機的試製和批生產工作。在日常工作中,閻德義立足崗位,處處想在前、走在前、幹在前,把黨員的身份亮出來,技能顯出來,形象樹起來。焊接中,他忍受著焊槍上千度的高溫,忍受著一層層紅腫痱子的奇癢,經常是手和脖子上的皮被烤脫。工作中,他總是把積累多年的焊接技藝和絕活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

閻德義帶頭鑽研技術,練就了一身響當當的絕活和不服輸的勁頭。他憑著多年練就過硬的業務本領,為公司解決了多種航空發動機特種材料焊接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為公司創造價值近千萬元。閻德義還支援全國焊接關鍵企業,幫助貴陽、新鄉、遼陽化工廠等多個企業解決了焊接技術難題。並參與了毛主席紀念堂起塔架焊接攻關項目。

閻德義一生艱苦樸素、嚴謹踏實,樂於助人。在當時及其貧困、不能保證溫飽的生活、工作環境下,他總是以高度的責任感無私奉獻。在職期間,閻德義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為了發揮自己的代表作用,為職工辦一些力所能及的實事,閻德義曾多次幫助困難職工解決生活問題,可他從不向組織提出任何要求。

閻德義在30多年的焊接生涯中先後榮獲沈陽市、遼寧省和全國勞動模範,並先後當選第五屆、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89年11月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