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侯建武 1989年全國勞動模範(1 / 2)

侯建武(1932.4—),河南武修縣人,1989年全國勞動模範,時任航空工業部成都飛機公司(現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航工業成飛)總經理。1952年1月畢業於河南鄭州高級工業職工學校,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部級專家。1952年6月—1959年9月,擔任第二機械工業部主管工程師;1969—1975年,調貴州011基地工作,先後擔任飛機組和質量組副組長;1976年6月—1992年3月,調國營峨嵋機械廠(現中航工業成飛)工作,先後任總工程師、辦公室主任、生產處第一副處長、生產指揮長、副廠長、廠長、總經理等職;1992年3月,調航空航天工業部任科技委副主任。1996—2003年4月,任成飛公司高級顧問。侯建武在國防建設方針調整、企業麵臨著嚴峻的形勢麵前,團結領導班子一班人,在成飛公司“軍轉民,內轉外,攻關加合作”的發展道路上做出了重要貢獻。侯建武1960年獲共青團中央國家機關青年紅旗手稱號,1984—1987年連續被評為成都市勞動模範,1986年被評為航空工業部勞動模範,1988年被授予四川省優秀企業家稱號,被中共四川省委、成都市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並被選為黨的十三大代表,是中共四川省委第四屆、第五屆委員會委員,1989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95年3月退休。

1976年6月,侯建武從貴州011基地調國營峨嵋機械廠工作。在擔任生產指揮長期間,負責全廠的生產指揮、技術組織和綜合協調工作,對“十年動亂”後工廠的恢複生產和企業整頓做了大量實質性的工作。在任副廠長期間,主管生產技術工作,在當時工廠任務重、品種多、時間緊、技術條件和生產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協助廠長和總工程師工作,充分發揮綜合協調的組織才能,理順生產中的各個環節,並妥當處理好多品種、多機型、軍民品平行交叉作業的複雜局麵,突出殲7M、殲7Ⅲ型新機的研製,統籌安排殲7Ⅱ、殲教5和民品批生產,為“六五”期間工廠的迅速發展做出了貢獻。

1983年9月,侯建武任峨嵋機械廠廠長。1984年實行廠長負責製後,侯建武正確處理黨、政、工三者之間的關係,使廠長全麵負責、黨委保證監督、職工民主管理的領導體製得到了很好的貫徹,促進了企業的發展。1985年工廠交付飛機148架,產值達4.7億元,利潤5951萬元,達到了曆史的最好水平。

1986年,隨著國防建設方針的調整,峨嵋機械廠軍品任務陡然下降2/3,2萬人的企業麵臨著嚴峻的形勢。麵對困難,侯建武團結領導班子一班人,不畏艱難,強調“事在人為,關鍵在為”、“自強是成飛的脊梁,自強是成飛的希望”,穩定了幹部職工隊伍,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和企業主要負責人良好的精神風貌和領導水平。他還善於集思廣益,根據成飛的實際,主持製定了“軍民結合,航空為本,軍工第一,走向世界”的指導方針,確立了“產品開發是龍頭,調整改造是關鍵,配套改革是保證”的工作部署。從宏觀決策到方案實施上統一了思想,統一了步調,表現了較強的組織才能和戰略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