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張續泉 1989年全國勞動模範(1 / 1)

張續泉(1927.1—2006.2),天津市人,1989年全國勞動模範,中航工業天津航空機電有限公司(簡稱中航工業津電)副總工程師、總質量師。1951年在天津津沽大學學習;1952—1955任中央電工器材製造西廠(現中航工業津電)工藝科工藝員;1956年起曆任國營第105廠(現中航工業津電)工藝科副科長、副總工程師、總質量師。張續泉積極推進企業全麵質量管理,結合企業實際主持編寫出版21萬字的《質量管理手冊》,在生產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張續泉11次當選天津市勞動模範,1次當選天津市先進生產者;天津市總工會授予他“七五”和“八五”立功獎章,全國總工會授予他優秀科技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1984年當選天津市紅橋區第四屆人大代表,1989年9月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92年1月退休。2006年2月去世。

張續泉是一位把畢生精力和全部心血傾注在航空工業的優秀知識分子。他於1958年開始擔任工廠總質量師,不顧自己視力微弱,積極推進全麵質量管理,認真組織貫徹《軍工產品質量管理條例》,並結合企業實際主持編寫出版了21萬字的《質量管理手冊》,該手冊在生產中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張續泉積極主張加強製度建設。1987年,他組織製定了工人持證操作、持證上崗等5項製度,從而進一步健全了公司的質量保證體係。與此同時,張續泉積極推動群眾性技術攻關小組活動。在他的指導、組織和參與下,有3000多人接受了TQC教育、600餘人參加電教學習班,共組織成立了464個TQC活動小組,其中有22個小組先後獲得部級優秀小組稱號,累計創造經濟效益200多萬元。由於成績突出,天津航空機電公司被天津市評為市級“電教”優秀單位。天津航空機電公司在1986—1990年間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質量指標。

張續泉經常深入生產一線,及時有效地解決科研生產技術難題。1986—1990年他直接解決技術難題100多項,僅DE-6斷路器中一項部件結構的改進就減少了鍍銅、淬火等兩項工序,一年可節約7萬個工時,降低廢品率15%,產量也由原來的20萬台提高到40萬台。

作為總質量師,張續泉不遺餘力地努力組織開展產品創優達標工作,組織推動公司內部查處國家明令規定的淘汰產品,落實“五不準”。張續泉擔任天津航空機電公司總質量師期間,從1985—1989年公司有11個係列160種產品獲得部、市優產品稱號,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其中全自動牛奶包裝機、PXT係列配電箱、電冰箱蒸發器等7項主要產品分別達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國際先進水平。優質產品率達到曆史最好水平,超國家一級企業標準。全自動牛奶包裝機還獲得了1988年國家銀質獎,當年銷售了270台,獲利約300萬元,占全年利稅總額近1/3。

張續泉為公司開展全麵質量管理、產品創優工作嘔心瀝血,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並取得顯著成績。1984—1988年,天津航空機電公司72項支柱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市、部、國優稱號。其中,PXT係列配電箱獲1984年市雙優;QPJ-1生物病理切片機獲1986年部、市級雙優;GLB-10過流保護器獲1987年部、市級雙優;NBJ85-1、2全自動牛奶包裝機獲1987年部、市級雙優,1988年國優產品。

1986年,張續泉受公司委托全麵負責並組織實施企業升級工作,寒冬臘月,他冒雪帶隊赴外地學習企業升級經驗。回公司後組織7個升級專業組,製定落實措施1030項。在他的組織推動下,公司完成了800萬元利潤目標,1988年6月通過晉升國家二級企業的考評,同時被評為國家一級計量單位,獲部、市質量管理獎。

張續泉不僅工作一貫認真負責,作風嚴謹,一絲不苟,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而且生活作風儉樸,高風亮節。他身為高級工程師,出差在外地,不僅退掉軟臥座席,連硬臥也不坐,和同事一道擠硬座車;他從不向組織伸手要待遇,他的獎金水平不到廠裏工人的80%。盡管如此,張續泉還是熱心為群眾服務,忠實履行市人大代表的義務,被職工譽為“老黃牛”式的實幹家。

張續泉於1992年1月退休,2006年2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