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然(1934.2—),吉林乾安人,1989年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時任國營平水機械廠(現中航工業貴州平水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航工業平水)黨委書記。1955年8月參加工作,在沈陽航空噴氣發動機廠(現中航工業黎明)曆任30車間檢驗值班長、宣傳部幹事。1969年6月支援三線建設,到貴州省平壩縣平水機械廠,先後擔任宣傳科長、政治部副主任、主任、黨委副書記、廠長、黨委書記、調研員、高級政工師等職。高世然隨著黨委在企業中地位的轉變,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線上,做到管理上,做到經營上,甚至做到市場上,團結帶領廣大幹部職工從1989年到1991年,連續3年實現利潤超過千萬,一舉奪得貴航集團人均創造利潤“三連冠”的桂冠。1988年、1989年連續兩年榮獲貴州航空工業管理局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1989年分別被授予航空航天部、貴州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同年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1991年被評為航空航天工業部勞動模範。1994年2月退休。
新中國誕生不久,高世然懷著一腔報效祖國的深情來到了哈爾濱工業學校,並以全優的成績走出了校門,步入沈陽航空噴氣發動機廠工作。不久,正當他在生產一線值班工長崗位上恪守職能時,組織上調他任黨委宣傳部幹事,從此他便開始了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涯,並與之結下了不解之緣。
1969年,高世然響應國家支援三線建設的號召,放棄優越的城市生活,攜帶一家老小奔赴貴州高原。初來貴州,映入眼簾的是:怪石奇洞,荒山禿嶺。麵對這番情景,高世然深深地體味到了創業就意味著艱苦奮鬥。“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高世然信奉這一格言並付諸行動,不改初衷。他從幹事到科長、從政治部副主任到副書記,又從廠長到書記,在長達30多年之久的思想政治工作生涯中,始終沒有忘記我們黨的優良傳統。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吃透‘兩頭’”。這是他多年實踐的深刻體會。他對黨務部門的同誌講:“‘一頭’在上麵,另‘一頭’在下麵,把這‘兩頭’吃透了,就能找到兩者的最佳結合點,真正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強大的威力。”因此,工作越忙,他學習越刻苦。他認真閱讀馬列主義和毛澤東著作,學習鄧小平同誌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重要著作和黨的方針政策。1989年他看到發生的政治風波給職工思想帶來的影響,心裏非常不安。提出“關注、學習、堅守崗位”的要求,並以“如何正確分析認識大氣候與小環境的關係”為主題,反複進行思想教育。在他的正確引導下,使工廠秩序井然,當年的5、6月完成總工時23萬多小時,創造了同期曆史的最高紀錄,平水機械廠無一人卷入這一動亂。
隨著黨委在企業中地位的轉變,高世然把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線上,做到管理上,做到經營上,甚至做到市場上。經過平水機械廠領導班子和全體職工的頑強拚搏,終於開發出橫包機等3個新產品,使平水人看到了騰飛的希望。為研製新品,高世然蹲在生產現場,帶領職工日夜奮戰。
生產橫包煙機需要每個機組送到廠家後,還要派人去調試,難度大、要求高、周期長。能否按期交付並投入使用不僅用戶關注、著急,而且也牽動著全廠職工的心。為了調動調試人員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熱情服務,高世然組織開展了多種活動,使全體調試人員受到了鼓舞,從而保證了每個批次調試任務的順利完成。這一舉措,獲得了航空工業部思想政治工作成果獎。
從1989年到1991年,改革的春風吹來了平水人久盼的“黃金時期”,平水人終於像一匹黑馬,衝出了低穀,連跨三大步,躍居貴航集團效益之首,連續三年利潤超過千萬,一舉奪得了貴航集團令人讚不絕口而又備受青睞的人均創造利潤連續3年第一的“三連冠”。1988年工廠被評為局級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1989年被貴州省評為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
1990年是平水廠的第二個奪冠年。剛剛步入56歲的高世然並不為已經拿到手的“金牌”沾沾自喜,也不安於在領導的“寶座”上泰然處之,他把心思放在工廠的長遠發展上。他認為增強工廠發展的後勁,最根本的途徑是更多地啟用年輕人,向組織誠懇地請求退居二線,讓比自己年輕的同誌早點挑起重擔。
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是高世然念念不忘的大事。他首先推出“平水希望工程”的構思,還提出了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幫教具體運作思路和要求。對離退休的老同誌,他更是一往情深。1993年,工廠開辦老年經濟實體,他奔赴河南、廣東,講技術、出點子,整天和老同誌幹在一塊,率領大家共同開發了熒光燈電子節能器和亞超聲遙控開關投放市場,使老同誌“老有所為”,生活變得更充實了。
高世然於1994年2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