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勇(1963.1—),遼寧海城人,2005年全國勞動模範,時任中國一航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現中航工業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航工業沈飛)董事長、總經理。1985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製造專業,同年分配到鬆陵機械公司(現中航工業沈飛),199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在沈飛工作期間曾曆任工藝科技術員、室主任、科長,公司副總工藝師、技術辦公室主任、航空工程部副部長、副總經理、常務副董事長、總經理等職。1999年7月,任中國一航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2006年7月,任中航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2007年任中國一航副總經理、黨組成員。2008年10月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李方勇在任沈飛董事長、總經理6年的工作中,始終堅定地站在黨和國家利益的高度,立足企業經營管理,銳意改革,勇於創新,帶領企業跨越發展。他先後被評為沈陽市十大傑出青年、沈陽市有突出貢獻的青年專家、沈陽市勤廉兼優先進個人、遼寧省勞動模範、中航第一集團優秀領導幹部、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2003年,李方勇光榮地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200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李方勇在沈飛工作期間,先後參與了殲8係列飛機4個機種的研製和生產技術的協調工作,圓滿地完成了某型飛機的17項技術攻關及科研課題的研究任務,確保了新機研製進度和批量生產飛機任務的完成。特別是在沈飛民機轉包生產的創業時期,他作為負責MD-90幹線飛機項目的主管領導,協調處理了大量的技術問題,扭轉了曾一度出現的進度、質量危機。由他主持的MD-90-30飛機尾段製造技術項目獲1999年部級科技進步獎。
李方勇於1999年7月任沈飛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在工作中,他始終堅定地站在黨和國家利益的高度,立足企業經營管理,銳意改革,勇於創新,帶領企業跨越發展。
李方勇擔任沈飛總經理第一年,麵對諸多困難,他帶領全體員工以超乎尋常的膽識和氣魄,精心謀劃、科學管理,取得了工程攻堅戰的勝利。成功完成了三個型號科研飛機首飛,實現了前兩個階段重大節點目標,得到了中央軍委的表彰。2000—2006年,沈飛的銷售收入、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等主要經濟指標逐年攀升。2001年,李方勇帶領沈飛人敢於挑戰極限,創造了提前10天完成某型號任務,且銷售收入一舉突破20億元大關。2004年,某型號任務取得了超越計劃生產能力的新突破,公司銷售收入、工業總產值這兩項主要經濟指標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計劃目標。2005年,公司工業總產值、產品銷售收入兩項經濟指標高居中國一航企業榜首,民機零部件轉包生產出口交付額持續快速增長。
沈飛承擔的某國家項目周期緊、任務重,李方勇指揮若定,統攬全局,采取多項舉措推進型號研製進程。一是針對多項重點型號高度交叉並行的特征,創新思維,先後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指揮係統、現場指揮部、總工程師係統、總質量師係統等項目管理機構,貫徹落實責任製,形成了責、權、利清晰,縱向暢通、橫向協調,運行高效的管理體係;二是針對新工藝、新技術處理複雜、協調困難的局麵,組織成立了由權威部門領導及生產單位組成的多個現場工作組,分兵把守各生產階段的技術協調關口,
極大地縮短了技術協調周期,保證該型號研製順利進行;三是針對關鍵生產環節,他采取與相關單位簽訂“軍令狀”的方式,進一步落實責任,確保該型號研製任務的完成;四是針對影響生產關鍵的“瓶頸”環節,創造性地實行特殊政策,在工資獎金分配政策上實行特殊待遇,采用靈活機製打通“瓶頸”,全麵保證了任務完成。
為振興我國航空工業,李方勇高瞻遠矚,謀劃企業未來。將“主業突出、寓軍於民”的發展思路融入到企業的軍民機產業戰略布局中,把軍機產業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設備優勢、人才優勢等充分發揮運用到民機產業中去。把民機先進的管理理念、技術方法吸收到企業中來,並逐步地應用在軍機研製上。以實現優勢互補,在軍、民機之間形成互補格局和“軍民(民機)共進、兩翼齊飛”的態勢,突出公司航空產品主業,持續加快公司整體快速發展的步伐。在他的帶領下,沈飛在利用全社會力量發展軍用裝備的同時,大力發展軍工高技術產業,帶動國民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再通過民用技術和產業的發展來進一步促進軍工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