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毅超(1964.9—),河南方城人,2005年全國先進工作者,時任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簡稱中航工業導彈院)院長。1991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7月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2001年11月獲清華大學工程碩士學位。1984年7月分配到洛陽空空導彈發展中心(現中航工業導彈院)工作,先後任理化室副主任、主任;質保部副部長、部長;中心主任助理兼任生產部部長;1999年1月任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副院長,2002年12月任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院長。2008年任中航工業技術基礎研究院院長、分黨組書記;2013年3月任中航工業技術基礎研究院董事長。榮毅超擔任導彈院院長時期,正是重點型號研製關鍵時期,他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保證了“撒手鐧”研製任務的成功和多項重大預研課題相繼取得突破性進展,促進了新型號的上馬和新的重大預研課題的立項。1994年被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共青團河南省委評為優秀青年;1996年先後被中共洛陽市委和中共河南省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3年11月榮獲第十四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2004年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俄羅斯工程科學院選舉為外籍院士;200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同年獲得中國一航優秀領導幹部稱號;2006年被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授予航空報國傑出貢獻獎、首屆管理創新先進個人稱號;被國防科工委記一等功;被國家人事部授予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次。
2003年,榮毅超在走上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院長崗位之初就不失時機地提出了21世紀頭20年中航工業導彈院的發展遠景,形成了2020年前的發展目標、發展思路、發展策略、發展方式和發展舉措。即:明確了到2005年、2010年、2020年分三步走的目標;進一步理清了“探索新概念,預研四代後,研製第四代,改進第三代,擴展派生型”的型號發展思路,“集團式組織,開放式規劃,啞鈴式運作,合作式競爭,跨越式發展”的總體發展策略、“預研與型號相結合,自研與引進相結合,科研與生產相結合,軍品與民品相結合,發展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產品研製與手段建設相結合”的發展方式,“加大結構調整,進行產權多元化改造,加快產業調整,實施名牌經營等”的發展舉措。
榮毅超在導彈院期間,正處在激光製導炸彈、某雷達型空空導彈、某小型紅外製導空空導彈等重點型號研製關鍵時期,他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堅決完成“撒手鐧”任務,建立了“給想幹者機遇、給能幹者舞台、給幹成者待遇”的激勵機製,做到了以事業、感情、待遇留人。
榮毅超在導彈院期間,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國家累計投入重點工程技改經費共20餘億元,相繼建成了科研大樓、雷達彈裝配大樓、精密機械加工廠房等基礎設施,完善補充了先進的設計、試驗手段,加速了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的7個重點試驗單元和5條裝配生產線的新建和擴建,促進了導彈院的科研、生產條件和環境設施再次躍升到一個新水平,為導彈院的快速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