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2)(2 / 2)

三毛幫助人的事太多太多,奉獻自己的事太多太多,多得我們數不過來,她自己也算不過來。於是不如不算了,將善待他人當成了一種習慣,將天使的善行當成了自己的品格。

隻是無常的是,這個一輩子在扮演天使角色的女人,最後卻被那些真正的天使帶走了。他們夜夜來她的床邊,告訴她該走了。也許她不忍心讓這些天使折翼吧,最後她選擇聽信他們,跟他們去往極樂長生之地,用自己再也不會飛翔的“天使之軀”還來那些天使的自由飛翔。

流淚的馬德裏

現在的年輕人大都聽過流行歌曲“莫斯科沒有眼淚”吧?可是有幾個能體會到流淚的馬德裏給人的念想呢?

我們也許不知道,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兩岸三地的年輕人為了這個流淚的馬德裏流了多少眼淚,歎了多少惋惜之氣,難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忍受了多少錐心之痛。

當然,這一切並不是因為馬德裏有他們的親朋好友,馬德裏發生了他們生命中最難過的事情,也不是因為馬德裏生來就是一個憂鬱之鄉,也許正相反的,馬德裏是歡樂熱情的都市,是活力四射的充滿異國情調的都市,隻不過在無數華人眼裏,它是那麼令人魂牽夢縈,淚流滿麵。

因為那一個個或悲傷或歡樂的故事,那一段段或難熬或輕快的時光,就在馬德裏一幕幕上演。

而當有一天,這一切煙消雲散的時候,這一切如海市蜃樓般人去樓空的時候,我們回首時才發現,往事並不如煙,那是一段催人淚下的老舊默片,我們隻有懷念與感喟。至於默片裏的故事情節所在地,變成了所有人追尋的地方。隻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語淚先流罷了。

這也是人之常情吧,當我們對一個人一件事戀戀不舍時,下意識地就會去追尋那個人曾經居住的地方,曾經經過的地方,那件事曾經發生的地方,曾經影響到的地方。

就像最近風靡一時的《神探夏洛克》一樣,有多少人為了劇中的“夏洛克”——本尼迪克特·康博巴奇去往英國,又有多少人為了福爾摩斯而去追尋貝克街,追尋那些老房子、老案子。

三毛也是一樣。三毛的魅力並不比夏洛克遜色多少,乃至更強。因為三毛。西班牙成了許多三毛迷首選去往的國度,馬德裏更是必去之所。

走在馬德裏的街道上,想著三毛的紅塵往事,不禁流下淚來。

三毛初來此地,是在她向舒凡“逼婚”不成、舒凡拒絕了她的求婚之後,父母怕她傷心,陷阱感情的傷口中拔不出來而送她來此地的。也恰好西班牙有一舊友,於是托他照顧三毛,照顧這個初來乍到、言語不通又倔強敏感自閉的小女孩子。

馬德裏盛放了一段三毛最美好的青春時光。如果沒有荷西,也許馬德裏是不流淚的。但是,也正因為荷西,馬德裏是最誘人最美麗的。

在馬德裏,三毛經過了初來乍到的適應期,與來自不同國度的室友的磨合期,經曆了與老師的衝突,與同學的交往,最終將自己從自閉傷感中帶出來,融進了這個熱情四射的魅力之都。

知道這個轉變的陳爸爸陳媽媽是多麼開心啊。他們感謝老友,感謝西班牙,感謝馬德裏,更感謝三毛。這個讓父母多操幾倍心的小女兒,終於變得活潑開朗了,終於不再將自己封閉在小屋子裏,而是走向最美的青春年華裏了,終於不再深陷於情商之中,而是擁有許許多多的朋友了,無論是男朋友還是女朋友。

除此之外,在馬德裏,三毛還學會了西班牙文,學會了思考,思考自己的生命,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這是最讓陳爸爸陳媽媽欣慰的地方。

後來三毛離開了馬德裏,離開了西班牙,去到了另一個國家——德國。而後又從德國輾轉飛到美國,最後從美國飛回家。以為從此與馬德裏不會再有聯係了,沒想到命運的安排如此巧合。

若不是第一任丈夫已有妻室,若不是第二任丈夫結婚前夜心髒病突發去世,馬德裏也許並不會像現在這樣令人唏噓不已。但是馬德裏也是幸運的,因為每一次受傷,三毛選擇投向的懷抱,都是馬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