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千奇百怪——不為人知的戰爭起因(1)(3 / 3)

王位繼承的傳奇

亞曆山大於前356年出生在馬其頓首都佩拉市。他的父親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是位有遠見卓識、非凡才華的國王。腓力二世在位時就擴充、整編了馬其頓軍隊,使其成為一支當時希臘諸城邦中最有戰鬥力的隊伍。他先是揮師北上,征服了希臘以北一帶的地區;然後又揮師南下,征服了希臘其他的大部分地區;隨之建立了希臘城邦聯合政府,自任政府首腦。

前336年,腓力二世被波斯派來的刺客殺死在他女兒的婚禮上。亞曆山大當時年僅20歲,繼承了王位。當時的馬其頓王國是古希臘時期巴爾幹半島的軍事強國,西邊的伊利裏亞、伊庇魯斯,東邊的色雷斯,北邊的派奧尼亞,都在其勢力範圍之內。這麼大的一個軍事強國,國王腓力二世突然被刺殺之後,王國周邊諸強蠢蠢欲動,妄圖在這位年輕國王身上占到便宜,可是他們錯了,他們麵前的這個國王是亞曆山大,後來征服世界的王者。經過征戰,亞曆山大平息了這些國家的反叛,重新掌握了國家的大權。是什麼讓亞曆山大在短時間內麵對混亂的局麵冷靜處之,化險為夷呢?我們可以從以下三點作出解釋。

其一,其父親腓力二世的未雨綢繆。腓力二世著力培養亞曆山大。亞曆山大從小就興趣廣泛、聰明勇敢,12歲時曾馴服過別的騎手不能駕馭的烈馬。據說,在亞曆山大13歲到16歲時,他的父親聘請了當時希臘“最博學的人”亞裏士多德為他的家庭教師,教他學習了哲學、醫學、科學等各方麵的知識。另外,腓力二世在對外征戰中,言傳身教,給兒子亞曆山大樹立了指揮戰爭的榜樣。

其二,亞曆山大的英雄理想。亞曆山大小時候最喜歡的書是《伊利亞特》,他一心想向書中所描繪的英雄阿喀琉斯學習,創下輝煌的偉績。所以他從小就勇敢善戰,向周圍的人學習各種軍事謀略,雖然他年紀很小,卻已具有了豐富的軍事經驗。

其三,亞曆山大有超強的權力駕馭能力。他從父親那裏看到權力的威力,知道權力能幫助他成就英雄理想。他從小就有對權力研究、琢磨的意識,思考著如何使用權力,如何成為王中之王,從而使其具備了超出常人、超出他年齡階段的權力謀略。所以說,父親的先見之明和大力培養,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謀略,成就了後來亞曆山大大帝一世的英名。

權力欲望的驅遣

父親的遺願、自己的英雄理想、對權力的著迷,一起牽動著剛剛登上王座的亞曆山大的心緒,如何實現這些欲望呢?戰爭!征服!

權力欲望與戰爭好像是一對孿生兄弟,權力欲望的滿足,在那個遠古的時代,隻有通過戰爭才能實現,不斷取得戰爭的勝利又促使權力的膨脹。亞曆山大自己可能也不知道是權力欲望主宰了自己的征服欲望,還是自己的征服欲望主宰了對權力的渴求,他隻知道不斷地前進,不斷用戰爭來實現自己的王權欲望。

亞曆山大解除了後顧之憂,借口波斯人曾蹂躪過希臘聖地,又參與過對腓力二世的謀殺行動,開始了對東方波斯的遠征。

據說,他在臨出征前,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氣,即今天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希望”傳說。相傳,亞曆山大把自己所有的地產收入、奴隸和畜群全部分贈給大臣。當時有位將領迷惑不解地問道:“陛下,您把所有的東西分光,把什麼留給自己呢?”

“希望!”亞曆山大幹脆利落地答道,“我把希望留給自己!它將給我帶來無窮的財富!”

就這樣,亞曆山大懷著對無窮財富和王權的渴望,帶著由步兵3萬名、騎兵5千名和戰艦160艘組成的軍隊,離開了故土,踏上千裏迢迢的征程。

這次東征從前334年開始,到前324年結束,曆時10年,所經戰役,無一失敗。經典戰役如格拉尼卡斯河之戰、伊蘇之戰、高加米拉之戰、波斯利斯之戰、巴克特利亞及索格地亞那之戰和藥殺水之戰等都揚名於世。

前333年夏,亞曆山大在伊蘇城附近以其著名的“馬其頓方陣”擊敗了不甘心初戰失敗的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

亞曆山大與波斯的最後一場大規模的決定性戰鬥發生在前331年春。當時,亞曆山大率步兵4萬和騎兵7千向美索不達米亞進軍,在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展開了著名的高加米拉關鍵戰役。大流士三世經過精心準備,擁有騎兵4萬、步兵100萬、刀輪戰車200輛和來自印度的戰象15頭。與亞曆山大的軍隊相比,波斯軍隊具有絕對優勢,但亞曆山大靈活地使用戰略、戰術,用謀、用計戰勝了這位波斯皇帝。

特別有趣的是,當僅有不到5萬軍隊的亞曆山大命令他的士兵為即將到來的戰鬥安臥休息、養精蓄銳時,手握百萬大軍的大流士三世卻因害怕遭夜襲而令士兵徹夜不眠。波斯士兵全副武裝,膽戰心驚地站了整整一夜,個個無精打采,毫無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