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知本就是資本,加強將知識轉化為財富的能力(2)(1 / 2)

所謂的時代精神,就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思想。這種思想是生意人必備的。生意人就是要眼界開闊,敢於向新的領域拓展。一個思想守舊,抱殘守缺的生意人,永遠不可能取得成功。時代在變化發展,做生意的領域和方式方法也必然要隨之改變,能夠跟得上時代發展步伐的商人,才能在時代進程中擁有財富。

李嘉誠現在的事業是從長江塑膠廠發展起來的,如果沒有與時俱進的思想,李嘉誠的生意早就隨著塑膠產業的沒落而慘敗了。在投資生涯中,李嘉誠的眼光始終都是朝著前方的,總是能夠在別人未發現之前找到商機,從中獲利。現在李嘉誠雖然已經很大年齡,但是這種精神仍然沒有消失。向先進科技領域投資成了李嘉誠的一個投資理念。

專業化知識是人的技能培養的人。促進人整體發展的知識卻是在書本上很難學到的知識,而這些知識正是使書本知識得以最大限度利用的知識。沒有這些知識作支撐,書本知識就會無用武之地,知識就很難轉化為財富。所以,學習知識,一定不能隻局限於書本,更多的知識,要在社會生活中進行總結。

豐富的知識資產才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基礎

商人自古就有,而現代商業活動與古代商業活動卻有著很大的差別。古代商業活動很簡單,就是低價買進,高價賣出,從中獲取差價,這隻需要商人有精明的頭腦,會算計就行了;而現代商業活動,由於社會分工的日益細密化,越來越呈現出專業性,僅僅依靠精明的計算,已經不能滿足商業發展的需求。李嘉誠說:“從前經商,隻要有些計謀,現在的企業家,還必須要有相當豐富的知識資產。”

現代和古代商業不論是做什麼生意,最重要就是獲取差價,隻要是一個擁有精明頭腦的人,就能夠順利實現這一目的。現代商業活動,當然也離不開精明的計算,但是僅此已經不足以將生意做好。現代生意必須依靠知識才能做好,沒有知識作支撐,生意很早就會被人擊敗。所以,越來越多的商人開始重視知識資產的累積。

商人本身就必須是自己所從事行業的專業人才,才能帶領員工將生意做好。不是有那麼句話嗎,“外行不能領導內行”,一個對所從事的事業一竅不通的人,如何能在商業活動中做出正確的決策?比如說,一個人做的是IT行業,而他自己對此卻一竅不通。重大決策又需要他來點頭,他就隻能憑借主觀的判斷進行決策,這種決策就帶有盲目性,很容易招致生意的失敗。

李嘉誠在創業的時候,就非常注意知識的累積。早在他做推銷員的時候,他就看好塑膠產業,而他也早就有創業的打算。但是他並沒有著急就去創業,而是跳槽到一家塑膠廠做推銷員,經過一段時間,他已經掌握了塑膠產品的生產工藝和整個產業運作的流程。這個時候,他提出辭職,開始創辦了自己的長江塑膠廠,雖然規模不大,也沒有專業人才,但是李嘉誠自己卻是這方麵的行家,他帶領著自己的廠子一步步地壯大。

真正的大企業家一定是一個有知識的人,而且還是一個懂得儲備知識資產的人。個人的力量永遠都是渺小的,必須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真正把生意做大。一個企業家生意做大以後,就會涉及很多產業。這個時候,企業家本身不可能對每一個產業都了如指掌,隻能有個大致的了解。這個時候,就需要招攬相關的專業人才,代替自己打理生意。

真正的大企業家,非常注重人才的培養與儲備,他們會在生意還沒有做大之前就根據自己將來的需求,培養相關的人才,等到需要的時候,才不至於手忙腳亂。把生意做大的企業家一定是懂得培養人才的人。

李嘉誠就是非常注意人才的挖掘與培養。李嘉誠不是一個容易滿足的商人,他從來不對自己的生意設限,所以他的生意所涉及的門類非常廣泛。靠他一個人來經營,一定不能完成這麼多的生意。在李嘉誠的公司裏有一個精英團隊,這個團隊裏有各方麵的專業人才,隻要是李嘉誠需要,這些人就能夠給他提供幫助。李嘉誠隻需要具有指揮這個團隊的能力,就可以讓自己的生意蒸蒸日上。現在李嘉誠的生意涉及了50多個產業,依然能夠正常平穩運行,不得不歸功於他的慧眼識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