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附錄(2)(1 / 3)

下半年 除在大任務外,去國語講習所講了八周“國語文學史”。

一九二二年 三十二歲

仍在北大任教。

二月 十八日,被推為中教育改進社籌劃全國教育經費委員會賠款部部員。

三月 二十三日,去天津南開大學講學,為時三周。

四月 二十五日,當選為北大教務長及英文學係主任。

五月 七日,由他主撰的《努力周報》第一期出版。

十四日,與蔡元培、王寵惠等聯名發表《我們的政治主張——好人政治 》。

七月 在濟南講“再論中學的國文教學”。

八月 出席“國語統一籌備會”第四屆年會。

九月 《努力周報》增刊——《讀書雜誌》出版。月底,出席國民政府教育部召開的學製會議,為起草宣言者之一。

十月 赴濟南出席全國教育會聯合會。

一九二三年 三十三歲

一月 向北大請假一年,到杭州煙霞洞養病。

四月 二十一日離京,月底抵杭。

四月 得魯案委員會授予的三等嘉禾章。

十月 到上海商科大學講“哲學與人生”。是月,又去南京東南大學講“書院製史略”,月底回北京。

是年 任《國學季刊》編輯委員主任。

一九二四年 三十四歲

仍在北大任教。

六月 籌備《現代評論》。

八月 與丁文江同在北戴河避暑。

十月 推薦王國維為清華學校研究院院長。

十一月 五日,致書王正廷,對馮玉祥軍隊包圍清宮、逐去清帝,提出抗議。

十二月 十三日,《現代評論》第一期出版。

一九二五年 三十五歲

仍在北大任教。

二月 參加段祺瑞政府召開的善後會議。

三月 應聘為“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中國會員。

五月 被選為中華圖書館協會董事兼財政委員會委員、索引委員會書記。

十月 到上海治病。在此期間,至政治大學及中國公學講中國哲學,並與鄭振鐸、高夢旦同遊南京。

十一月 被推舉為北平圖書館委員會書記。

一九二六年 三十六歲

二月至七月中旬 參加“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的“中國訪問團”,從上海到漢口、南京、杭州、北平、天津、哈爾濱等地訪問。

七月下旬至十二月中旬 經西伯利亞到英國,參加“中英庚款”全體委員會議,中間去了一下法國。

十二月 三十一日,坐輪船去美國。

一九二七年 三十七歲

一月至四月中旬 在美國紐約、費城地遊曆並演講。

四月 十二日,由西雅圖上船回國。

二十四日,到日本橫濱,暫住二十三天,遊曆了京都、奈良、大阪等處。

五月底回上海,與徐誌摩等創辦新月書店。

六月被選為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董事。

七月至十二月 在上海寫作與講學。

是年 複被選為中華圖書館協會董事。任新月書店董事會董事長及編輯委員會委員。

一九二八年 三十八歲

二月 受上海東吳大學及光華大學之聘,作哲學講座。

三月 受聘為上海中國公學校長。

四月 與高夢旦等同遊廬山。

三十日,就任上海中國公學校長,自兼文理學院院長。

五月 赴南京出席全國教育會議。

一九二九年 三十九歲

仍任中國公學校長兼文理學院院長。

一月 赴杭州出席中華教育基金董事會第三次常委會,辭去董事。

六月 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在天津舉行第五次年會,複選其為董事。

九月 赴杭州參觀“西湖博覽會”。

一九三〇年 四十歲

上半年 仍任中國公學校長兼文理學院院長。

四月 十日,在《我們走那條路》中提出:“要鏟除打倒的是貧窮、疾病、愚昧、貪汙、擾亂五大仇敵”。

七月 到南京出席中華文化教育基金委員會第六次年會,會上被聘為編譯委員會委員長。

八月 赴青島小住。

九月 去北平,曾在北平大學演講。

十一月 月初回上海。

二十八日,全家搬至北平。

一九三一年 四十一歲

一月 九日,赴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第五次常會。會後回北平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係主任。

四月 二十四日,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三十六次執行財政聯席會議,通過北大與中基會合作研究特款辦法。

八月 應丁文江之邀,到秦島小住。

十一月 寫信給宋子文,主張依據日本政府提出的五項原則與日本交涉東三省的善後問題。

是年 任太平洋學會在華會議的主席。

一九三二年 四十二歲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係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