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才能把握自己呢?我們需要做的是返觀內照,看看自己的內心世界,把握自己的情緒,而把握自己的情緒,就必須客觀地感受和認識自己的情緒。
那又怎樣認識自己的情緒呢?
我們需要為自己的心靈騰出一片安靜的空地,讓自己置身其中。此時,我們則需要將腦中複雜的思緒一一整理一遍,整理完後,讓自己一條一條地脫離這些思緒,如同旁觀者一般分析這些情緒,看看是非對錯。
也許,你會被一兩條思緒所吸引並且糾結其中。這時,你需要提醒自己,我隻是個旁觀者,看清對錯就好,無需糾纏其中。
如此,經過長久的練習,我們心中的雜念便會慢慢消失殆盡,讓自己的心靈進入一種恬靜美好,如同剛出淤泥的荷花一般幹淨。此後,你對自己的思緒的觀察會越來越深入,你會知道,其實自己的情緒和思想本來是沒有任何力量的,它們之所以在以往的日子裏能支配自己的行動,是因為我們的心靈不夠平靜強大,無法控製和把握這些雜念而已。
一個人的心隻要平靜無雜念,內心就會形成一種強大的定力和魄力。當麵臨突如其來的刺激和挫敗時,便能冷靜且理性地分辨其中的厲害,並且做出正確的補救和選擇。
如此一來,不管以後麵臨怎樣的情緒時,我們都能清楚地洞悉這些情緒的真是麵目,從而不再浪費時間和精力糾纏於此。我們要做的隻是一笑了之,放下這些雜念,做更加有意義的事。我們應該成為情緒的主人,支配它們讓自己更健康,更努力地活下去,而不是被情緒左右,淪為它們的奴隸,讓自己離成功越來越遠。
一個有理想抱負並且努力實現的人,一定是一個具備堅定信念人。他將不畏路途的遙遠與坎坷,他將不怕生命的困境和挫折,他將不被情緒左右,他將一定能成就自己。因為,他知道,上天賦予了他的理想,而完成這個理想的,隻能是他自己,他將為此付出很多努力。正如曾子所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那麼,當一個人處於情緒低迷期的時候,怎樣做才能重新點燃自信和希望呢?
天才是怎樣煉成的
夫學、問、思、辨、篤行之功,雖其困勉至於人一己百,而擴充之極,至於盡性知天,亦不過致吾心之良知而已。
——《傳習錄》
對於天才的定義,王陽明是這樣認為的:學習、提問、思考、分辨、篤行的功夫,盡管一些人領悟能力低,需要付出比他人多數倍的努力,但努力到了一個程度,讓自己能徹底領悟本性,了解自然規律,至於能不能成為天才,隻不過是額外之物了,最主要的是我已經對得起我的良知。
這段話想說的是,一個天性稍微愚笨一點的人,隻要通過自己加倍的努力追求成功,成功便會如期而至。古往今來,很多成功的人都不是所謂的“神童”。他們往往都是一些看似天資不好,並沒有什麼天賦的人,沒有人會相信他們能成就此後偉大的事業。但是,通過他們加倍的努力和不懈地堅持,他們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他們為我們樹立榜樣,用自己的行動和成果告訴我們,隻要肯努力,你就是下一個天才!
而那些從小看似聰明伶俐,能成大器的人,往往都是在人們的讚美中被衝昏頭腦,認為自己天資過人,無需努力,最終讓自己一事無成,埋沒了自己的天賦。
努力、勤奮、持之以恒可以讓普通的人變成天才,反之,墮落、懶惰、半途而廢也可以讓天賦異斌之人淪落為庸才。
大詩人杜甫與李白齊名,但是,小時候的杜甫與同齡的小孩相比,資質並不高,甚至還稍顯遜色於他人。
杜甫的爺爺杜審言曾經中過進士,是一位博學多才之人。由於杜甫的爸爸資質不高,無法繼承杜審言“詩書傳家”的事業,杜審言便將厚望寄托在了杜甫身上。
但是,事與願違,杜甫繼承了其父不高的天資和不太靈光的腦子。五歲的杜甫甚至不能背誦出一首短詩,而與他年齡相仿的許多小孩都能背誦十首以上的短詩。盡管爺爺日日伴讀,但杜甫的提高也是屈指可數。終於有一天,爺爺的耐心到達了極致,他很生氣地斥責杜甫天資愚笨,沒有繼承他的半點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