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尚就哭著告別上路,和使者一起走了。
楚平王得到伍尚後,就拘捕囚禁了他,又派人追捕子胥。
子胥帶著弓箭離開了楚國。楚國人追趕他,見到他的妻子。
他妻子說:“子胥逃跑了,走了有三百裏了。”受楚王委派的人直到荒無人煙的野地裏才追上子胥。
子胥便拉滿了弓,放上了箭,要射殺這使者。使者低著頭、彎著腰逃跑了。
子胥對他的背影高聲大喊:“回報你的平王,要想國家不滅亡,就放了我的父親兄長;如果不這樣的話,楚國就將成為廢墟了!”
使者回去報告了平王。平王聽說了這番話,馬上派出大批軍隊追趕子胥。
子胥走到大江邊,在樹林沼澤之中抬頭望著天空,邊走邊哭,說:“楚王昏庸無道,殺了我的父親兄長,但願我能依靠諸侯來報仇。”
他知道太子建在宋國,就想到宋國去。
伍尚回到父親身邊後,父子一起被殺死在街市中。
子胥逃奔宋國,在路上碰到好友申包胥,對他說:“楚王殺了我的父兄,對此該怎麼辦?”
無忌在平王麵前說伍奢的壞話
申包胥說:“唉!我要是教您報複楚國,那就是不忠;如果教您不要報複,那就是心目中沒有您這個親密的朋友。您還是走了吧,我不能插嘴啊。”
子胥說:“我聽說:‘對於父母的仇人,不和他共頂著這天空、同踩著這大地;對於兄弟的仇人,不和他生活在同一個區域內;對於朋友的仇人,不和他住在毗鄰的鄉裏。’今後,我一定要報複楚國,來洗刷父兄所受的恥辱。”
伍尚和使者走了
申包胥說:“您能滅掉楚國,我能保存楚國;您能使它危急,我能使它平安。”後來,申包胥果然一入複楚,成就一段佳話。
伍子胥聽罷沒說什麼,就逃亡到宋國去了。
宋元公在國內不講信用,國內的人民怨恨他。大夫華氏謀殺元公,國內的人支持華氏,因而國內大亂。子胥就和太子建一起逃亡到鄭國,鄭國人非常尊重他們。
後來,太子建又到了晉國。
晉頃公說:“太子既然在鄭國,而鄭國又已經信任太子了。
太子如果能做內應而幫助我滅掉鄭國,我就拿鄭國封給太子。”
太子返回鄭國,事情還沒有實施,隨從知道太子魄計謀,就把它告訴給了鄭定公。
鄭定公與大臣子產便殺了太子建。
子胥便逃奔吳國。他們來到韶關,守關的官吏想要拘捕他們。子胥急得一夜生了白發。情急之中,便欺騙他說:“國君之所以要搜捕我,是因為我有顆美麗的寶珠。現在我已經丟了。如果你要抓我,我將告發說你已把它取去吞了。”
守關的官吏怕國君剖腹取珠,就放了他。
子胥步行逃走,追兵在後,差一點不能脫身。到了江邊,江中有一個漁翁坐在船上逆水而上。子胥喊他:“漁翁渡我過江!”像這樣喊了兩次,漁翁正要渡他們過江,恰好看到旁邊有人在窺測他,漁翁便唱道:日昏月亮天將晚。
和你相約在岸邊。
子胥就藏身在岸邊的蘆葦叢中。
過了許久,子胥在蘆葦叢中聽到漁翁又唱道:
太陽下山我心煩,
月亮出來你快上船。
子胥趕快進人船艙。漁翁早已知道他的心意了,就把他渡到極遠的渡口上。
子胥已經渡過了江,漁翁這才仔細地觀察他,見他麵有饑色,就對他說:“您在這棵樹下等我,我給您去拿一點吃的來。”
漁翁走了以後,子胥怕他去告發,就趕忙藏身於深深的蘆葦叢之中。
過了一會兒,漁翁來了,拿來了麥子煮的飯、酶魚做的羹、一壺水,到樹下找他,卻不見人影,於是便唱著呼喚他,說:
蘆中人你快出來,
走投無路別餓壞。
像這樣唱到第二遍,子胥才從蘆葦叢中走出來回答。
漁翁說:“我看到您麵有饑色,所以給您去拿吃的。您為什麼要猜疑我呢?”
子胥感激地說:“雖說性命隸屬於老天,但我今天的性命全在您老人家手裏,哪裏敢有什麼猜疑呢?”
兩人吃喝完畢,要分手了,子胥便解下價值百金的寶劍,把它送給漁翁,說:“這是我先父的寶劍,上麵鑄有北鬥七星,價值百金。我隻能拿這個來報答您。”
漁父說:“我聽說楚王下令說:對於抓獲伍子胥的人,賞賜糧食五萬石,賞賜的爵位是執圭。我難道是想取得這價值百金的寶劍嗎?”就推辭不受,並對子胥說,“您趕快走,不要停留。
否則就要被楚國人抓獲了。”
子胥說:“請問老人家尊姓大名。”
一個女子在溧水邊搗絲
漁翁說:“今天是個怪日子,我們兩個都是楚國的罪人嗬,我就是以後人們所說的把楚國的強盜渡過江的人。兩個強盜互相投合,這種投合很默契,為什麼要問姓名呢?您就是蘆中人,我就是老漁翁。富貴了別忘了我。”
子胥說:“那當然。”
已經要走了,子胥又告誡漁翁說:“藏起您的那壺水,不要讓它暴露了蹤跡。”漁翁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