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2)(1 / 2)

討論完軍製後,又討論了起義計劃。最後確定,5月28日由徐錫麟在安慶刺殺巡撫開始起義。浙江軍事則由秋瑾負責。紹興起義後,金華、處州等地立即響應。計劃訂好後,秋瑾十分高興。想到自己的理想快要實現,她情不自禁地抽出倭刀,一邊舞刀,一邊說:“寶刀、寶刀,用你報仇雪恥的日子快到啦!”

離起義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清政府的密探對起義的計劃有所覺察。因此,官府派出人員,對浙江的水陸要道以及旅店、茶館等進行搜查。天還沒黑,縣城就閉門。在這種情況下,秋瑾的計劃受到很大的阻礙,不僅軍火運輸不便,相互聯絡也很困難。由於準備工作來不及,不得不將起義日期推遲到6月初十。

但是,離這個日子也隻有lo天了,秋瑾心中焦急萬分。正在這時,女仆送上當天的報紙,秋瑾打開一看,頭一條消息就是:“逆黨徐錫麟在安慶刺傷巡撫恩銘,徐逆當日被擒。”秋瑾看了,猶如晴天霹靂,頓時倒在床上,淚流滿麵。

忠誠的同誌被捕了,起義的計劃失敗了,現在該怎麼辦呢?秋瑾畢竟是個堅強的女子,她忍住悲痛,站起身來,用拳猛擊桌子,一字一字地說:“革命未成死不休,得拚下去!”

安慶起義的失敗,導致整個起義計劃打亂。秋瑾也清醒地估計到,清政府在鎮壓安慶起義的同時,一定會同時來鎮壓浙江的起義。因此必須趕快做好準備,應付即將到來的事變。

6月初三,秋瑾把大通學校內的革命黨人召集起來,舉行了一次秘密會議。她首先提醒大家,安慶起義失敗後,清政府肯定要到浙江來進行鎮壓,然後說到:“今天,革命已到了緊急關頭。我們平時都說要為革命犧牲,現在是接受考驗的時候了。我們不怕犧牲,但也不能白白犧牲,而要想出一些辦法來!”

在討論中,有的主張先暴動攻占紹興府。但秋瑾認為,事先和各地約好6月初十起義,現在通知改變計劃,已經來不及了。如果紹興首先發難,各地配合不上,紹興還是失敗,各地也要受累。商量到最後,大家還是決定按原計劃在初十起義。

第二天早晨,有個披著蓑衣的漁翁模樣的人來見秋瑾。見麵後,那人取下胡須,原來是王金發。王金發報告說,金華、蘭溪、處州等地也已起義,並且都失敗了。他認為,現在必須掩護革命力量撤退,並勸告秋瑾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不能在這危險地方留下去!”

秋瑾聽了不說話。王金發見她不作聲,又說:“我聽說,清軍已從杭州出發來紹興,眼看快到了。你趕快離開吧!”

“大局是不能挽回的了,”秋瑾考慮了一下後說,“不過,我不能離開此地。這裏學生不少,這樣多的人一行動,敵人就會發現,反而來包圍我們;就是衝出去,也會在途中被抓。如果我一個人走,那樣太對不起革命事業,太對不起同誌們了。我決定留在這裏和敵人拚。革命是要流血的。沒有鮮血,就挽救不了民族危亡!”

不等王金發回答,秋瑾就站起來,握住他的手說:“情勢太急迫了,你不能在此久留。有一些東西就托你帶走吧!希望你再接再厲,重新,組織失散的同誌,再努力地幹下去!”說完,她打開抽屜,把黨人名冊、光複軍製、旗子、圖章、文件和信件等交給王金發,並催他快走。

初四下午,清軍果然包圍了大通學校。秋瑾急忙下令緊閉校門,進行抵抗。學生們打死打傷了幾十個清軍士兵。有2名學生當場犧牲,一部分學生則從後門衝了出去。

戰鬥近一小時後,清兵終於攻進了校內。秋瑾手握左輪手槍進行戰鬥時,清兵擁上來將她抓住。

清政府加給秋瑾的罪名是“謀反朝廷”。浙江巡撫打來電報,要紹興知府親自審訊,還要他“窮追黨羽,一網打盡”。

當晚6點,貴福升堂審訊,秋瑾被帶到大堂上後,貴福問她年齡、籍貫,她一概不作回答,貴福又問:“你們革命黨人有多少?叫什麼名字?”秋瑾還是不回答。

“你在演說稿中一律稱本朝為‘滿賊’,叛逆證據確鑿,還有什麼可以狡辯的?”

該雜誌發表了《神州女界新偉人秋瑾傳》“你們已經知道我是革命黨,何必多問?”秋瑾這時才冷冷地回答道。“浙江革命黨就是我秋瑾一人,其餘的事,我全不知道!”

貴福忽然改變了口氣,說:“你平時朋友很多,他們來來往往,究竟在幹些什麼?”

“朋友確是不少,其中之一就是你!”秋瑾冷笑了一下,繼續說。“你到我學校來開過會,拍過照,究竟幹些什麼?你應該知道!”

《中國女報》在國內出版的一份有重要影響的革命婦女報紙,但壽命很短,大約隻出了2期。其名義上由陳伯平主編,而實際負責主編的是女革命家秋瑾。秋瑾也是這份刊物的主要撰稿人,她為之撰寫了《敬告姊妹們》、《勉女權歌》、《感憤》、《感時》、《精衛石》等政論和文學作品。其中《精衛石》是一長篇章回體彈詞,《中國女報》未能刊載完。《勉女權歌》則是一首歌詞性質的作品,其中寫道:“吾輩愛自由,勉勵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權天賦就,豈甘居隊後?願憤然自拔,一洗從前羞恥垢。若安阼同儔,恢複江山勞素手”。鼓勵婦女將爭自由、爭平等與革命救國結合起來。雖然僅10了2期,可在當時卻是不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