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2章 (4)呂梁三捷殲日軍(1 / 1)

1938年,在日軍大舉向武漢、廣州進逼的同時,華北方麵的日軍也調兵遣將,一路由山西風陵渡南下直取西安,一路由山西軍渡至陝西吳堡一線西渡黃河進攻延安,妄想實現其侵占我大西北的圖謀。

為拖住敵人,保衛延安,鞏固晉西北根據地,活躍在呂梁山區的八路軍115師政委羅榮桓,命令343旅686團團長兼政委楊勇,立即進至汾(陽)離(石)公路東段阻擊敵人。

楊勇帶著各營幹部前去觀察地形,天剛麻麻亮,他們登上公路一側的西公嶺,隱蔽在半人高的蒿叢中向公路了望。隻見西公嶺四周峰巒重疊,溝壑交錯,汾離公路順著山勢,由東蜿蜒而來。

楊勇正看得出神,偵察員送來師部急電:日軍20輛滿載彈藥和渡河器材的汽車正從汾陽起運,上級要求686團立即執行截擊任務,決不能讓敵人從眼皮底下溜掉。

濃霧漸漸散去,金黃色的朝霞映照著蒼翠的群峰,呂梁山顯得分外雄偉。楊勇和政治處主任曾思玉站在西公嶺南山一棵高大的核桃樹下,用望遠鏡觀察。隻見山下的公路靜靜地躺在那裏,公路兩旁,漫山滿溝的蒿草,隨著晨風擺動。

早晨7點多鍾,敵人的汽車陸續出城,兩小時之後,汽車隊到達了西公嶺前十多裏的王家池,在那裏加了水,添了油,半小時後又重新上路。行進中的敵人非常小心,派出一隊巡邏兵在前邊開道,掩護汽車通過西公嶺。行至東山腳下,汽車都暫時熄了火,巡邏隊繼續搜索。

楊勇正在山上仔細觀察,忽然看見西公嶺東山頂上露出了鋼盔和刺刀的白光。敵人持槍哈腰,成戰鬥隊形沿公路緩緩前進。

“叭!叭!”兩發信號彈升上天空,這是敵人告訴正在等候的汽車隊可以出發了。轟轟隆隆的馬達聲由遠而近,轉眼間滿載著敵兵和軍用物資的20輛汽車,便一輛接一輛地開了過來,進入楊勇設計好的伏擊圈。

楊勇發出的“開炮”口令剛一脫口,隻聽“轟”的一聲,第一發炮彈已爆炸了。隨著炮彈的爆炸聲,戰士們端著槍,挺著刺刀,神兵天降似地從幾條山溝裏衝了出來。沒等押車的敵人弄清是怎麼回事,成排的手榴彈就摔上了汽車。戰鬥不到一個小時,200多敵人除3名投降以外,其餘全部被殲。此為呂梁一捷。

汾離公路上,一連幾天再也見不到敵人的汽車,遠在黃河邊上的敵人,因為得不到後方支援,糧秣和彈藥都發生了恐慌,日軍山口少將隻好命令部下殺馬吃肉,萬般無奈之下,又開始組織第二次運輸。

不過,這一次敵人很刁滑,先以百多人分乘幾輛汽車,押送一車糧食試探前運。楊勇根據師部的指示,就先給他個甜頭,把這一車糧食送了“人情”。

敵人果然膽大起來,又出動汽車18輛,滿載通訊、渡河器材從汾陽西進。當天下著大雨,200多押車的敵人,個個澆得像落水雞。汽車在坎坷不平的公路上整整顛簸了一天,好容易通過王家池,爬過西公嶺,眼看走過了三分之二的路程,不料卻在油房坪一帶較平坦的地方遭到了686團的伏擊。全團官兵冒著滂沱大雨,把敵人擋在公路的拐彎處,經過了激烈的戰鬥,全部殲滅了敵人,繳獲了許多通訊器材。此為呂梁二捷。

楊勇率部對敵人連續打擊,動搖了日軍西渡黃河的決心,敵人出現了撤退跡象。就在這時,師部命令686團“要不顧疲勞,迅速準備再戰”。楊勇這次改變了作戰方式,不在公路上搞伏擊了,而是鑽到王家池據點裏去幹。

正像師部通報的敵情一樣,垂頭喪氣的日軍沿離石公路向汾陽撤退。沿途兄弟部隊不斷襲擾敵人,但敵人在山口的“不得戀戰,飛速前進”的命令下,隻顧招架,並不還手,倉倉皇皇地沿公路敗退下來。

楊勇率領686團早就埋伏在王家池周圍“恭候”日軍,到了太陽快要當頭的時候,敵人的騎兵在公路上出現了。緊接著,輜重、炮車、步兵,前擁後擠、吵吵嚷嚷地來到了王家池山穀。楊勇迅速命令2營首先發起攻擊,各營緊跟著也發起了衝鋒。全團戰士從各個山溝、各個角落一齊殺了出來,像洪水暴發一般壓向敵人。685團2營攔腰插進敵人行列,把敵人的指揮機關給衝亂了。楊勇指揮部隊抓住戰機,把敵人切成幾段,並抓住它的指揮機關死死不放。頭尾兩段敵人拚命反撲,想給它的指揮機關解圍。但此時,敵人已無回天之力,隻得束手被殲。此為呂梁三捷。

楊勇率部三次大捷,共殲敵1000餘人,這一勝利震動了汾陽、太原的敵人。汾陽城四門緊閉,城內煙霧彌漫,臭氣衝天,接連幾天敵人都在焚燒屍體,最後還開了個“慰悼”大會,那些“武士道”們兔死狐悲地在靈前痛哭流涕。差不多在敵人開“慰悼”會的同時,楊勇在呂梁山區召開了一個盛大的祝捷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