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3章 (4)建功勳主政寧夏(1 / 1)

1949年9月,潘自力出任19兵團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擔任兵團司令員和政委的,分別是楊得誌和李誌民。

9月21日,在第19兵團英勇拚搏、勇猛頑強的攻打下,“金靈之戰”勝利結束。此役給國民黨寧夏兵團以沉重打擊,使寧夏馬鴻逵防線全麵崩潰,首府銀川完全暴露在人民解放軍的攻擊之下。此時,馬鴻逵父子已逃往重慶,極大地動搖了敵人軍心,銀川更是混亂不堪。當日下午5時,彭德懷司令員複電以馬全良領銜、包括盧忠良、馬光宗等在內的28名寧夏兵團高級將領:“20日電悉。諸將軍既願寧夏問題和平解決,殊甚欣慰,望督率貴部即速見諸實行。此間即告楊得誌司令員。告各方望即派代表至中寧與楊司令接洽。”

9月23日上午,第19兵團司令員楊得誌、政委李誌民、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潘自力在中寧接見了寧夏軍政代表。經過談判,雙方代表於下午2時在《和平解決寧夏問題之協議》上簽字。該協議本擬於24日通過新華社向全國公布,但在協議簽字後一個小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得知寧夏兵團在簽字前已全部潰散,僅剩下毫無組織的殘部官兵,根本無力執行協議。所以,19兵團首長立即撤銷了向全國公布協議全文的決定。

9月24日上午,第19兵團64軍191師等主力部隊,浩浩蕩蕩進入銀川城。26日,解放軍19兵團在楊得誌、李誌民、潘自力等的帶領下,舉行了隆重的入城儀式,慶祝塞上古城銀川的解放。

1949年12月23日,寧夏省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1950年7月10日,中共寧夏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在銀川召開,選舉潘自力擔任中共寧夏省委書記;9月23日,寧夏省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一次會議開幕,選舉潘自力為寧夏省人民政府主席,此間,中央軍委任命潘自力為寧夏軍區政委。潘自力開始全麵主持寧夏的黨政軍工作。

主政寧夏伊始,潘自力把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恢複與發展生產,作為寧夏全省的中心任務。圍繞這一中心任務,潘自力號召全省人民加強民族團結,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安定社會秩序,為共同建設新寧夏而努力奮鬥。

寧夏解放初期,各方麵的工作頭緒紛繁,社會秩序混亂,民心不安,數萬“馬家”部隊潰散各地,散兵遊勇到處亂竄,大批槍支彈藥流散於社會,特別是盤踞在賀蘭山和同心一帶兩股大的政治土匪,搶劫民財,殺害我區鄉幹部,阿拉善旗旗委書記曹動之同誌也被土匪殺害。縣、區、鄉的民主建政工作任務緊迫。

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寧夏大小土匪勢力有20多股,給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安全帶來很大的威脅,群眾強烈要求盡快消除這些匪民,潘自力親自部署剿匪工作,在寧夏軍區的具體實施下,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將土匪全部肅清,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讚譽。

寧夏解放之前,曾在許多地區大麵積種植鴉片,全省有7萬多煙民。為實施全麵禁煙,潘自力主持召開省委會議,以省政府的名義3次頒發嚴禁鴉片煙毒的通令和布告,並成立禁煙禁毒委員會,製定禁煙禁毒暫行辦法。禁煙禁毒委員會對永寧縣七區兩個鄉拒不執行政令,繼續種植鴉片的問題作了嚴肅處理,縣政府負責人受到記大過處分。為表明政府禁煙決心,潘自力在多個場合表示支持禁煙,並組織力量公開燒毀了舊官吏和煙民交回的3萬兩鴉片煙,群眾對此反響強烈,說“共產黨決心大,是真禁煙。”這一舉動對提高共產黨的威信,促進城鄉煙民戒煙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寧夏鎮反運動中,潘自力十分注意妥善處理民族宗教問題,當時麵臨的職業阿訇家庭土地出租、雇工種地等棘手問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逮捕公審了一批罪大惡極的地主分子,這樣既打擊了封建勢力和反革命分子,又正確貫徹了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促進了生產發展。

1951年冬至1952年春,寧夏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土地改革運動。在這一關係到廣大回漢族農民根本利益和打擊封建勢力、解放農村生產力的大規模的群眾運動中,潘自力采取了十分謹慎的態度。為了掌握指導運動的主動權,防止發生失誤,他在全省土改運動鋪開以前親自帶領工作組首先在寧朔縣(今青銅峽市)的葉盛鎮用40天時間搞試點。試點期間,召開各種會議,同時還深入到群眾家庭做細致的思想工作。通過試點,在獲得第一手經驗後,他又組織製定了具體政策,使土改工作在寧夏順利地展開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