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獻計(1 / 2)

“可恨,大好戰機,就此白白放過,黃巾被此一驚,定然死守城垣,日後平賊,又要全力攻城,不知又要多死多少士卒!”

孫堅說得興起,提起酒壇直接喝了一口,豎眉大怒道。

換了個人,若見此情形,必然隻道孫堅隻是一勇之夫,不足為懼,但劉備卻知道這孫堅實是梟雄之輩,若非死得過早,中原還未必就姓曹。

劉備記得在夢中看《三國演義》時,看到董卓畏懼孫堅,想要與之聯姻,卻遭孫堅厲聲斥責之事。感到很是不解,後來翻了翻史書,才知道了是怎麼回事,兩人卻是在之前早有交際,曾經共隸張溫麾下進剿邊章韓遂。

那西涼的董卓的老窩,董卓自己以為了不起,曾經數次對張溫無禮,張溫無可奈何,孫堅卻力勸張溫斬之。細細一想,恐怕那時的董卓就已經知道了孫堅那過人的軍事才能。

到後來董卓禍亂京師,關東州郡大興義兵征討,共有十四路諸侯。聲勢震天,但河內太守王匡在河陽津的慘敗嚇住了他們,一個個皆是畏縮不前,除了尚還年輕氣盛的曹操拚死向前,打了個大敗仗以外,餘下戰鬥,竟然幾乎全是落在了孫堅一人身上。

而孫堅以一己之力對抗董卓,竟然也能夠不落下風,先敗後勝,竟將董卓趕出了洛陽,若非後來利令智昏,意欲吞沒玉璽,天下大勢如何,還尚未可料,如此勁敵,董卓又怎能不心生畏懼。

想到夢中孫堅之事,劉備心中暗生三分忌憚,想到孫堅話中說道黃巾賊必然要守城不出,心中暗奇,不由佯問道:“文台道黃巾賊必然守城不出,這是為何?備今日雖然小挫其鋒,但也自知勝得僥幸,若黃巾之中有一將才,振臂一呼,勝敗之數,恐怕還難能預料,便是如此,黃巾賊猶有數萬之眾,遠勝於我,文台怎道它必不敢出?”

孫堅哈哈一笑:“玄德雖然有謀,但此間事卻不盡知,自賊首張曼成斃命以來,黃巾雖推趙弘為首,但還有兩人也握有重權,一人叫做孫夏,另一人便是韓忠,韓忠今日已為玄德所殺。三人之中,最狡者自是趙弘,而韓忠卻是最悍,但凡對陣,便好衝陣在前,勇武自矜,今日既為玄德所殺,賊兵心驚,如何敢出?”

宛城的黃巾果然如同孫堅所料,第二日竟是沒敢出城,事實上,趙弘孫夏二人是在回到宛城之後才得到了韓忠的死訊,那些潰兵逃回陣中之時,給劉備追得甚急,一個個隻顧逃命,哪想得到要去向渠帥彙報,便是有數人想到,卻也怕了趙弘的火氣。

是以趙弘孫夏二人竟是回到城中,索問潰卒,方才得到了韓忠戰死的消息。盛怒之下的趙弘當場斬殺了幾個倒黴鬼,兩人又各自當著幾個部將的麵傷心了一番,但出城為韓忠報仇這事,卻是大家都很有默契的配合著沒有提起。

第二日一早,盧植的大軍便開進了軍營。

一番雞飛狗跳的安頓之後,盧植很快便召集眾將商議進攻。

盧植的三萬軍隊並未全數帶來,畢竟冀州的治安還需要強有力的維護,特別是在劉備一手炮製了河內黃巾案之後,誌得意滿的漢帝劉宏更是猶如被從頭到腳澆了一盆涼水,氣急敗壞之下,立即便下詔斥責盧植,說他剿滅黃巾不力,竟然將冀州黃巾趕到河內,威脅畿輔。

盧植得詔,心中雖然也有些暗幸左豐之死,卻也為黃巾賊勢的猖獗感到心驚,原本已經南下的兩萬官軍又給他遣回一萬,如此一來,這營中漢軍,連帶盧植帶來的軍隊,總共也不過兩萬,比起城中黃巾一個零頭都是不如。

聽到盧植問起破賊方略,秦頡徐璆惡人都是閉口無語,恍如未聞,其實這二人在盧植初來時便已失望,他兩人先前聽到盧植奉命進剿南陽黃巾之時,剛丟了宛城,正在惶惶不可終日,聞說自然大喜。

又道南陽賊勢弱於冀州,盧植一來,以為賊平可期,誰知盧植不過帶來了一萬人馬,全營湊足,不過兩萬,兩人都是庸才,自然擔心不敵。

諸將看著二人不說,自然也是無人敢出頭先說,劉備初到此地,本是不欲違眾,但此時盧植問話無人回答,豈非是令他難堪,把心一橫,劉備正要站起。

“孟玉久鎮荊州,深知賊情,不知有何高見?”一聲問話,打消了劉備的念頭,卻是盧植直接將矛頭指向了荊州刺史徐璆。

被盧植點名問起,徐璆無法,隻得起身客氣了一番,卻道:“賊勢甚大,我軍雖精,然終究過少,不如閉營而守,待其來攻,挫其銳勢,然後再圖進取。”

話音剛落,南陽太守秦頡也起身附和道:“孟玉之言有理,如今南陽賊勢甚熾,我軍自當以慎重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