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波犧牲的消息迅速傳了開來。芝罘公安分局全體局領導當夜趕到現場。淩晨時分,在楊誌順局長辦公室裏,由局領導親自掛帥的“12·21大案”專案偵破領導小組成立。
27
所有的公安幹警們在欒波犧牲以後除了感覺到痛惜之外便是憤怒。全局上下發誓要盡快破案以告慰戰友的在天之靈。去年12月的芝罘公安分局裏,籠罩的便是這種氛圍。
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民生小區大興街12月23日淩晨發生的血案引起幹警們的格外注意——
發案的時間都是深夜到淩晨,作案的對象都是深夜下班獨自回家的婦女,作案的位置都是在居民區裏偏僻的居民樓下,作案的手段都先實施搶劫再進行強奸再殺人滅口(欒波家附近這一案確實是欒波的神勇保住了那位姑娘的性命),殺人的凶器都是長刀,欒波身上的傷口和那位女工身上的傷口的刀法、手法等又是那樣的相近相似……
芝罘公安分局的幹警們沒有太多的猶豫,便將“12·21”和“12·23”兩案合並為一起來偵破了。
茫茫人海中尋找凶手的工作雖然具有很大的困難,但芝罘公安分局局長楊誌順在發案伊始就向記者表示了他對於偵破此案的信心:去年12月23日在北大街派出所的偵破第一線上,楊局長告訴記者,由於第一案的受害人和第二案的見證人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凶手的大體“畫像”已經勾勒出來了:他的年齡在20至35歲之間,他的身高在1米75左右,他說話是煙台本地口音,因此,基本排除了流竄作案的可能;凶手連做兩案且作案手段極其殘忍,不排除其有犯罪前科的嫌疑——將這幾個基本因素結合在一起,凶手在茫茫人海中就再也不應該是難以尋找的了。
偵破工作很快地兵分幾路開展起來了。
第一路是現場取證分析。幹警們認真地提取了現場物證痕跡——由於幹警們的及時趕到和兩案的發案時間和地點的因素,這些物證痕跡都保留得相當完整,包括鞋跡、血跡、凶器等等在內的大量物證痕跡,為公安破案工作提供有力的基礎保證。
第二路是各派出所幹警進行的大量的排查工作。專案偵破領導小組根據案情分析,將應排查出的人員基本定為:年齡20至35歲,重點在25歲一端,身高在1米75左右,可能犯有搶劫、強奸重大犯罪前科的,基本居住區域在市區東北部範圍內的年輕男性。各派出所幹警們據此在本轄區範圍內對可疑對象進行了詳細翔實的排查分析工作。在排查出重點對象的基礎上,又對其進行了具體作案時間的排查。
那些天到北大街、興隆街、南山路、二馬路、向陽等派出所辦事的人,恐怕誰都不會忘記各派出所幹警們查找檔案“排隊複查”的忙碌景象和氣氛。
再有一路是一支神秘的力量——一支公安幹警們輕易不動而用上就有奇效的力量,一支和各種犯罪嫌疑人有著最廣泛最密切接觸的力量……
28
或許真的是有烈士在天之靈保佑,專案偵破工作很快便有了重大突破:1997年12月27日晚上8時許——也就是距第二案發案時間隻有110多個小時,一個重大信息便傳到了專案偵破領導小組:“一個名叫王文波的男青年,曾經告訴他的親屬他‘前幾天捅死一個警察,後來喝醉了酒又弄死一個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