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
臨陣脫逃的趙明誠得到了朝廷的懲罰,被罷免了江寧知府的職務,但是讓我們感到非常吃驚一件事兒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從現在能看到的李清照公開發表的詩詞文裏邊,也就是從她現存的詩詞文裏邊,我們卻看不到她對於她的丈夫這次臨陣脫逃行為的評價或者是意見,再記錄他們夫妻兩個感情生活經曆的,很著名的《金石錄後序》裏邊,在談到這件事的時候,她隻是非常客觀、冷靜甚至是很平靜地對這事做了一個陳述。她是這麼說的:
“建炎戊申秋九月,侯起複,知建康府,己酉春三月罷。”
這什麼意思呢?就是趙明誠江寧知府的這個職務在本朝的建炎三年的九月開始擔任,那麼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建炎四年的三月,就被罷免了。就是這麼一段話,或者就說是這麼一句話,很客觀地就把什麼時候做的官,什麼時候被罷免,陳述清楚了。這讓我們就覺得有點奇怪,為什麼呢?因為在前麵我們剛才講了,對像項羽這樣一個悲劇的英雄,李清照對他的做法都是非常地讚同,那就更不用說臨陣脫逃了。可是我們卻看不到李清照的一個評價,在這句話裏頭我們看不到。在我們的腦海裏邊李清照是一個愛憎分明,對政局、對時局、特別是對一些壞人壞事,她很鮮明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她不是那麼一個麻木不仁的、熟視無睹的、冷若冰霜的那樣一個人,所以我們覺得在李清照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上,我們在腦海裏邊就打上了一個很大的問號,這究竟是為什麼。
我想大體應該有這麼四點,是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一些基本的共識。
第一,李清照本人究竟怎麼看她的丈夫趙明誠棄城而逃,置百姓於不顧的這個事實本身。我想,對這個事情本身,朝廷已經主持了正義,把官給你罷了,這就是說朝廷本身的是非觀念,正邪觀念已經是很明顯、很明確的,那麼作為李清朝,從小到現在一直都是一個在政治上堅持正義的觀念,正直的觀念,尤其是她本人的個性,又是嫉惡如仇的這樣一種個性,我想在她丈夫趙明誠棄城而逃這件事上,她在主觀上的看法,她的評判,如果我們假定她必須要出來表態的話,我想她的態度跟朝廷肯定是一致的。不但是一致的,而且真要是慷慨激昂地發表評論的話,我想她是會斥責這種為她本人、也為很多人所不齒的行為的,這是第一點,在主觀上,李清照會保持這樣的態度。
第二,就是為什麼她沒有提出激烈的批評和反對的意見,我想這個問題非常複雜。我們說從內心來講,她肯定為自己的丈夫做了這樣的事情感到很羞恥,但另外一方麵我們說,雖然李清照見識卓越,雖然李清照是在她那個時代裏頭很優秀的女性,但是李清照也超越不了她的時代。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女性,她還要在生活上、在家庭上,在各個方麵,都要依靠趙明誠。所有這些矛盾,都擺在她的麵前,都在她的內心交織著,這就讓她感到很矛盾,很痛苦,但又必須怎麼樣呢,麵對現實。你不麵對現實又能怎麼樣呢?
第三,你還得考慮一個問題,當然錯誤是趙明誠犯下的,可是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也還包括在現在,夫妻本是一體的。所以我們說,從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而言,李清照也不太可能在這件事情上對自己的丈夫窮追猛打,這又不是痛打落水狗對不對?所以她的一個主要的任務和工作還不是對已經犯了錯誤、已經很消沉、已經很後悔的趙明誠,繼續批判、抨擊,甚至一棍子打死的問題,而是在目前的情況下,怎麼樣能夠撫慰他、安慰他、寬慰他,讓他在這個跌倒的地方再站起來,這是第三。
從第四點來講,就是趙明誠本人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呢?這就是所謂的上梁不正,下梁就歪。我們知道,從這個“靖康之變”以後,這個南宋的小朝廷從一開始,它對金國所確立的戰略方針和原則就是有問題的,它的主導思想一直都是以主和為上,在這種主導思想下,它底下的那些大臣們,哪一個不是在動亂的麵前就容易喪失鬥誌,喪失氣節,喪失信心,所以我們就說,大難臨頭,連皇帝都棄百姓於不顧而逃跑,更何況趙明誠這樣一介書生,一介文官呢。所以以上這四點呢,我們大體上,我覺得在李清照為什麼沒有公開地表達和表示她對丈夫趙明誠這種棄城而逃行為的看法上,我覺得這四點推測大體上還是能站住腳的。
畫外音
曆經磨難的李清照,最終原諒了丈夫趙明誠,而按照兩個人商量的結果,他們準備從此解甲歸田,隱居山林,生逢戰亂時代,這也不失為躲避戰禍的辦法。那麼,他們真的會從此退隱江湖了嗎?兩個人還會有怎樣出人意料的經曆呢?
康震:
那罷了官去哪兒呢?夫妻兩個人商量好了,也是根據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裏麵的記載,她們先到達了安徽的蕪湖、當塗,後來又住在池州,就是現在的安徽貴池縣,打算從那兒,去江西的贛江之濱居住,那意思就是要退隱,退居了。結果沒想到離他的罷免還不到三個月,趙明誠接到聖旨,繼續被任命為湖州知州。這大家就覺得很不可思議了,連這種逃跑的人就重新又被任命為湖州知州,這宋高宗腦子有問題?我們說這裏邊的原因就非常複雜了,一個很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他的兩位兄長在朝廷當中是很有位置的,特別是他其中的一位哥哥擔任中書舍人,專門負責為皇帝起草詔書。我們有理由相信,肯定是兩位兄長從中起了推動的作用。再一個,還是那條老理由,當時這樣逃竄的官員太多了,如果把他們一一法辦,全部把他們罷免回家,那局麵怎麼維持呢?
按照宋代的官製的規定,官員去赴任之前,履新之前先要到皇帝那裏去覲見,趙明誠就要去建康見趙構。這個建康城真是太有意思了,一開始它是趙明誠和李清照奔喪、避難的地方,又是趙明誠做大官的地方,也是趙明誠留下恥辱的記憶的地方,現在又成為他在那兒跌倒、要在那兒爬起來的地方。我想在李清照和趙明誠的記憶當中,記憶最深刻的城市,除了開封、青州,恐怕就是建康城了。
那麼李清照怎麼辦呢?趙明誠的安排是李清照暫時在池州安頓下來,等到他麵見宋高宗之後,回來接她一起奔赴湖州任職。可是她萬萬沒有想到,趙明誠臨走的時候對她千叮嚀萬囑咐,惟恐怕她出什麼問題,可是最終出問題的不是李清照,恰恰是趙明誠自己。到了七月底,距離他們兩個分手還不到一個月,李清照忽然接到了趙明誠的來信,信上說,自己由於一路縱馬疾馳,加上七月份的江南地區炎熱難耐,我們知道南京城是很著名的大火爐,當時又沒有空調,沒有製冷的設備,所以遭到大暑,得了瘧疾,病倒在了建康城。怎麼辦?(李清照)連忙乘舟啟程,坐船走水路,從池州趕往建康,一個晚上就走了三百裏。船開得這麼快,也是很危險,但都顧不了那麼多了,等到了建康城,果然不出李清照的所料,她這位性子急的丈夫啊,吃了很多的柴胡、黃芩等降溫散熱的寒性之藥,病情不但沒有得到控製,全部轉換成痢疾,腹泄不止,應該說這個變故對李清照來說太大了,事實上我們可以想一下,從在淄州的時候,聽到京師被攻破的消息,後來又運送文物到南方,她又跟趙明誠在建康相會,後來趙明誠所遭遇的一係列的變故,但是畢竟兩個人還在一起。她從來就沒有想過說趙明誠有一天會離她而去,所以這個消息對她簡直是五雷轟頂、卒不及防,她還在池州等他回來接她呢,現在反而是她來到了重病的丈夫跟前,看著他的生命從自己的眼前一點一點地要消失。這是七月底,到了八月十八號這一天,趙明誠重病不起,曲筆做絕命詩。他對家裏的瑣事沒有做更多的交代,就此撒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