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音:
應該說,李清照與趙明誠這對二十八年相知相伴的知音夫妻,就此畫上了一個悲痛欲絕的句號,這一年趙明誠不過四十九歲,李清照不過四十六歲,失去了丈夫的李清照將如何麵對接下來的生活,而她又是否會在作品中抒發自己的哀思呢?
康震:
趙明誠去世以後,李清照寫自己孤獨寂寞生活的作品比較多,但是直接描寫失去趙明誠之後的內心的感受的詞和詩,其實並不是很多,這大概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長歌當哭,勢必在痛定之後。”一個人如果長時間地沉浸在悲痛感傷的激烈的情緒當中,他可能很難靜下心來,敘寫自己這種真實的情懷。那麼她的一首《孤雁兒》,就是這為數不多的詩詞裏邊的一篇,這首詞很充分地表達出趙明誠剛剛去世不久,李清照的內心世界。這首詞是這樣的: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李清照《孤雁兒》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早上她一起來呀,太陽已經很高了,這樣的寫法其實是為了進一步地強調自己一種百無聊賴的心境,沒事可幹,早上起來那麼早幹嘛,沒事啊。為什麼沒事呢,就是由於家裏邊就她一個人很孤獨,所以借著日晚,借著日頭高,借著“朝眠起”這樣的說法襯托她孤獨,寂寞,屋子裏邊很孤單,所以早上即便起來,“說不盡無佳思。”沒有心思,沒有心情。
接著說“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看著香爐裏邊那個香啊,燃著的那個沈香,斷斷續續的,什麼斷斷續續呢,快燒完了,那個玉爐啊,那個香爐也慢慢地冷卻下來了,冷卻下來象什麼,就像我的心一樣。早上一起來,屋子裏邊冷冷清清、冰冰涼涼的,就像她的內心。“伴我情懷如水,”這個“情懷如水”,並不是心如止水,而是說像水一樣什麼呢,寒冷。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不知道什麼時候,似乎、仿佛聽見窗外傳來了古曲《梅花三弄》的聲音,笛聲。以往她和趙明誠在一起如果聽到《梅花三弄》,會很欣喜地想像到一曲吹來,梅花綻放,帶來無盡的春色。而現在她聽到這個笛曲,聽到這個樂調的聲音,她就感到心驚膽戰,心驚肉跳,同時她也在想,梅花可能也因此受到了驚嚇,而不敢綻放了吧。即使是綻放,帶來春色,這個春色,這個春意,也不是我的了。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門外頭開始下小雨,自己的眼淚也掉下來了。這個古人寫詞,不能全部做實,是作者為了要表達她內心的這種感觸,進行的一種創作式的組合。這是創作,不完全是在寫氣侯,不是在寫天氣變化,而且她也不必完全選一個下雨天來寫這首詞。她剛說了嘛,早上起來,而且梅花開了,滿目皆是春色,怎麼突然下雨,是心裏邊下雨,所以她說“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呀。
以前的時候,自己聽簫聲、聽笛聲,是跟趙明誠在一起,以前賞梅花,我們都還記得她寫過好幾首關於梅花的詞,她把這個梅花插在雲鬢之間,讓她的丈夫看看,到底是她漂亮還是梅花漂亮。現在你就插得滿頭,都沒人看了。所以她用了什麼詞呢?“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現在小樓是空的,簫聲吹來,沒有人再陪她去聽了。
那就折一枝梅花吧,既然梅花都開了,象征著春意和春色,就折一枝梅花,又能怎麼樣呢,也許也能稍稍地安妥一下自己悲傷的心情。所以她說“一枝折得”折了一枝梅花。以前折這枝梅花,是要插在雲鬢間的,現在折了梅花怎麼辦呢?她想起一個典故來:南北朝的時候,有一個人叫陸凱,在江南,他有一個好朋友叫範曄,住在哪兒呢,長安,北方。兩個人關係特別好,這個陸凱啊,就折下了一枝梅花,托人寄給在長安的範曄,後來這個典故就用來形容兩個人的情意深長。她說什麼呢?
“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人家陸凱跟範曄隔一條江,甚至隔著江,隔著黃河,人家這梅花都能寄去,我就是折一把梅花,人間天上,天上人間,“沒個人堪寄。”我就沒處寄去,我打包,我寫上地址,我寄去,人家給我退回來,為什麼呢,因為心愛的人,已經不在了。沒有人,永遠都不會有人,收到李清照這一枝孤獨的梅花。所以,女性寫自己內心的感受和心靈世界的變化,跟男性寫女性不一樣,男性寫女性,“恨不相逢未嫁時”,這是一種很外在的。一個男性寫女性,他不會想到要把女性完全地用梅花的這種意象統領全篇,不會。所以這首詞我們覺得在懷念、追念趙明誠的詞裏邊,非常有典型性,寫得非常好。
畫外音:
《孤雁兒》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康震:
那現在好了,就像李清照說的,他們家的頂梁柱倒了,那她該怎麼辦。她已經快五十歲了,孤苦伶仃,也沒有孩子,誰來照顧她呢?她現在要去哪兒呢?她都不知道下一站要去哪裏,這就是我們下一集要講的《顛沛流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