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
李清照在詞的方麵,她的這樣一種很高的藝術的創造力,為她詞境的創造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應該說她的詞的藝術的表現力最為集中的,是體現在最著名的《聲聲慢》這首詞之中。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那麼這一首《聲聲慢》,可以說寫盡了李清照的內心的痛苦。這個詞特別奇妙,劈頭而來,就是連續十四個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從來沒有人這樣寫過,這是一種大膽的寫法,也是一種天才的寫法。“尋尋覓覓,”是動作,什麼意思呢?今兒在房子裏呀魂不守舍,一會走到這個房子,好像要找什麼,一會又走到哪個房子,要找什麼,一會兒又走回到這個房間裏頭,悵然若失,茫然若失,不知道丟了什麼,也不知道要找回什麼。
孤獨的人,長期寂寞的人,都會有這種悵然若失的感覺。本來心情就很壞,本來就已經很孤獨,又趕上乍暖還寒的時候,暮秋時節,是吧,冷暖天氣交錯,冷的時候突然來了一陣暖風,這天氣剛好轉暖了,突然又來了一陣涼風,乍暖還寒的時候,天氣變幻的時候,我的心情也像這天氣一樣,最難平靜,很難平靜啊,最難將息。睡也睡不著,怎麼辦呢?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風急。晚上的時候,這一陣秋風來得更猛了,喝點酒吧,喝上三兩杯酒,抵擋抵擋這傍晚的風寒,哪兒抵抗得住啊,你今兒就是把一壇子酒喝了,也擋不住,為什麼呢?不是風寒,不是風急,是什麼呢?是你的心寒,你的心裏邊急。喝酒打發不走愁怨,正在鬱悶的時候,忽然看到一群大雁南飛,想起了自己淪落江南,她跟那大雁倒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所以正相識:“卻是舊時相識,”那大雁在她眼裏,已經變成了從北方的家鄉南來的同伴。
下來說:“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這已經不是“人比黃花瘦”了,那個黃花瘦,那個花兒還在枝上呢,現在是什麼呢,“滿地黃花堆積,”已經連瘦都沒有了,花兒已經死了,已經全部散落到地上,“憔悴損,”看著這些花兒,已經憔悴了,已經死亡了,已經枯黃了,已經失去了生命了,誰還會把那花兒從地上撿起來,插到自己的頭上來裝扮呢?我現在這樣一個孤苦伶仃的老太太,誰又會來傾聽我訴說內心的孤獨和寂寞呢?沒有。我就像這滿地堆積的黃花一樣,沒有人去傾聽我,也沒有人理睬我,就這樣孤單單地打發著時光,這樣一種“獨自守著窗兒,怎生得黑”一直要捱到天黑的這種情感,如果不是離亂之人,如果不是長久地經曆著情感上的孤獨的折磨,是不會寫出這樣的詞句來的。這個時候,老天也來湊數,下起了小雨,必須是在黃昏,必須是打在梧桐葉上,必須是點點滴滴。然後她說這般模樣,這個樣子,怎麼能夠用一個愁字來說得明白呢?換句話說,悵然若失的尋覓,冷冷清清的房間,淒淒慘慘的內心,冷暖交錯的天氣,黃昏時候的風寒,還有滿地憔悴的黃花,舊時相識的大雁,以及點點滴滴的梧桐細雨,難道是用“愁”這一個字,能說得明白的嗎?說不明白,也不想再說明白。
所以我們說,這首詞,我們在讀它的時候,覺得非常地順暢,讀這首詞的時候,沒有感覺到非得在哪個字上用一個什麼注釋,沒有,全部都是尋常話語,說的都是大白話,每一句都很尋常,但又好像不尋常,每一個字用得都非常地明白,但是好像又經過了千錘百煉,這就是李清照在藝術上的一個很高的成就。
畫外音: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康震:
我們應該這樣說,李清照因為有她獨立的品格,有她堅強的個性,有她細膩的感情,還有她開闊的眼光,以及她很有造詣的藝術的創造力,這所有這一切聚合起來,才形成了李清照在婉約詞派上的“一代詞宗”的這樣的地位。
那大家可能會問,老師那你說了半天李清照的詞的創作,詞的成就,那以前有很多的作家也寫婉約風格的詞,李清照跟他們相比,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們說這個不同是很大的。在此之前,婉約詞的風格大體被定型為含蓄婉轉,纏綿細膩,而且大多是男性作家寫女性的題材,寫女性的相思,有的比女性寫得還女性。李清照不一樣,李清照筆下的這個女性的形象,不再隻是那個呆呆地待在屋子裏邊,終日以淚洗麵的僵化的形象,而是一個什麼呢?而是一個有自己真實的感情,有自己真實的憂愁,並且能從憂愁中讀出憤慨,能從她的感傷中讀出倔強的這樣的一種婉約詞。換句話說,在她的婉約詞裏邊,有一種骨氣在支撐著,也就是說,她的婉約詞裏邊所寫的女性,都是一個個有著鮮明個性的“人”。
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即公元1155年,李清照在孤獨、寂寞、甚至在有些人的嘲諷和誹謗當中走完了一生,她在臨安去世,享年七十二歲。李清照這一生啊,應該留下了太多的遺憾,但是我覺得,現在,她不必再感到遺憾了,為什麼呢?因為她寫的詞,她寫的詩和文,早已經深入人心,廣為傳頌。李清照曾經為她沒有子嗣、沒有後代而感到痛苦,但是現在,當我們在李清照的優秀的詞作麵前而被深深地打動的時候,當我們在李清照的墓碑前深深地歎息的時候,我想,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李清照以及她的文學並沒有絕嗣,而是綿綿不絕、繁衍生長著,永遠永遠流傳下去,在我們的心中成為永恒的一道風景。這就是我們所了解的李清照。
畫外音: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章丘人,生於北宋元豐七年,南宋紹興二十五年逝世,享年七十二歲。李清照是南宋傑出女文學家,婉約詞派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代表作有《聲聲慢》、《如夢令》、《醉花陰》等,著有《詞論》,主張“詞,別是一家。”李清照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