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陳步雲大戰黑水洋(1 / 2)

陳步雲(1773-1850),字錫鑣,別號錦堂,瑞安城東清泉鄉筼簹村(在今安陽新區)人,清水師勇將、定海總兵。行伍出身,因功由士兵逐步提拔為把總、千總、參將乃至總兵。從軍三十年,為肅清東南沿海安南流寇及鳳尾幫會,維護海疆安全,打擊夷船鴉片走私活動,作出過傑出貢獻。

陳步雲七歲的時候,父親不幸病故,母親依靠替人漿洗、縫補維持生計。他勉強讀了兩年私塾,就輟學去東鄉王家莊替一富裕人家牧牛去了。放牧之隙,他常與一班村童在草坪上,打鬧嬉耍,習拳練腳。有一次,他們正在玩隔河投石遊戲,一民間拳師見步雲相貌奇偉,臂力過人,心生喜歡,便收他為徒,授以武藝。步雲勤學苦練,幾年下來練就了一身好功夫。

當時,瑞安城東南廂有一班惡少集群橫恣,為害鄉裏,眾人懼其凶悍,敢怒不敢言。隻有陳步雲路見不平,與之勇鬥,終以高超武功擊敗眾惡少,使之抱頭鼠竄而去,自此勇名盛傳於邑。

乾隆五十九年(1794),安南(今越南)夷寇流竄我東南沿海,劫奪商船,殺人越貨,占據海島,殘害漁民。同時,英夷的鴉片走私活動也十分猖獗,使千裏海疆不得安寧。陳步雲懷著一腔報國之誌,投軍隸屬浙江水師的瑞安左營,當了一名守卒。這一年,他二十一歲。

入伍後,他隨副將巡海捕盜和查禁鴉片走私,屢立戰功,由士兵晉升左營把總。後又相繼升調溫州、黃岩、漳州千總。陳步雲自加入水師後,深諳海戰,平時善撫士卒,每遇敵寇總是甘冒矢石、衝鋒在前,部下都願為其效命。幾年來斬獲賊寇及船械無數,因而揚威海疆,深得上司倚重。

嘉慶十二年(1807),安南夷匪與鳳尾幫蔡牽、水澳幫朱濆等海盜相互勾結,擾亂海疆。清廷水師多次剿捕,收效甚微。浙江水師提督李長庚率師與之血戰於黑水洋,不幸陣亡。嘉慶十四年(1809)八月,陳步雲隨水師提督邱良功和王得祿率舟師追剿這股頑敵,雙方再一次激戰於黑水洋。

其時,敵人所乘都是大船,炮火猛烈,而清軍盡是小型快梭船,雖便捷靈活,但接近大船後卻略顯劣勢,進攻一時很難得手。陳步雲十分機警,料定那懸掛五色旗的巨艇,必是敵酋指揮船。於是稟告邱良功說:“擒賊先擒王,隻要攻下此船,定能挫敵銳氣!”邱良功依其言,令他率四十名精壯士卒,分乘四艘快梭船,猛攻敵人的大船。但敵酋居高臨下,箭矢如蝗,炮彈橫飛,根本無法靠近。

陳步雲急中生智,令士卒急燃火器投擲敵船,並趁亂用長戟鉤住船舷,飛身躍上敵船。他上船後揮刀就是一陣猛砍,雖為眾敵所圍,仍毫無懼色,拚死與之肉搏。此時,其他士卒也紛紛登船,一齊衝殺過來。敵人見步雲將士如此勇猛,嚇得紛紛跳海逃命。陳步雲擒殺敵酋蔡牽屬將陳盻、劉水和蔡妻等多人,但蔡牽仍持刀占據柁樓在負隅頑抗。此時,船被焚燒後即將沉沒,邱良功見狀隔船疾呼,叫步雲趕緊跳海。陳步雲卻不慌不忙,待船沉至水平後,接過纖繩一拉,上了自己的戰船,而蔡牽則隨船沉沒在大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