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一(2 / 2)

外界對於我的健康,也傳出了不少謠言。《華盛頓郵報》載文:“金大中想當選,除非天降奇跡!”但是,我必須竭盡全力,因為無路可退。

這次競選,電視宣傳是爭取民意的最大陣地。這對我而言是件幸事,因為這是一個機會,藉此可以將自己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地展示給公眾。事實上,在此之前,我與公眾麵對麵直接接觸的途徑幾乎完全被切斷了。受負麵報道和惡意炒作的誤導,在許多公民的印象裏,我隻不過是個倔強的硬漢。

的確,麵對80年代新軍部勢力“不合作就掉腦袋”的威脅,我有著誓死不屈從的強硬的一麵;而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我還有著另一麵。我喜歡逗弄自家院子裏的花草和鳥雀,和小孫子孫女一起吃冰淇淋,見到邁克爾·傑克遜也會興高采烈,甚至對每天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都心懷感恩。是的,我還是這麼一個有著柔軟內心的男人。

去年11月,選舉接近尾聲。正當此時,外彙危機爆發,幾乎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陷入絕境。在電視發言中我向民眾坦陳心跡:

“我曾三次挑戰總統一職,不幸都失敗了。然而,今天你們再次把我推到台前——對我而言,這不啻於天賜的榮耀。現在,我們要一起度過這場危機,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座架在洶湧河流上的橋梁,讓所有的人踩著我的脊背過河。這是我第四次競選,也是此生最後一次。請您憑借手中的這張珍貴的選票,給我一次貢獻的機會吧。”

決定命運的時刻不緊不慢地到來了。

1997年12月17日。從一大早開始,我便接連在首爾市區十二個地方進行遊行演說,最後一次是在明洞入口處。街頭擠滿群眾,人們都來聽我此生的最後一次競選演說。五十多台照相機將我團團圍住,快門不斷按下。

“哎,記者們,你們擋住我了,我看不到。”

是一位中年婦女的聲音。這時,我聽到一位五十歲年紀的大叔應答道:

“記者們拍照報道,是為了支持大中先生競選。你和我,隻聽聲音就行了。”

大叔的話音一落,人群齊呼:“對,對。”大家的良苦用心,令我感激不已,不禁暗暗垂淚。

接著,我調節好情緒,做最後的演講。

“我出生在一個小島上,叫荷衣島。長大後來到首爾,進入政界,四十餘年來,未嚐有絲毫的懈怠,時刻準備著將我的一切獻給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這一決心即便在獄中和流亡美國時也未曾動搖過。放眼世界,我自信沒有哪一個國家的哪一個競選人做的積累和準備比我更多更久。請務必給我一次施展和奉獻的機會,我將不會令大家失望。”

做完演講,我慢慢走下講台,人們歡呼著湧過來與我握手,主持人金民錫議員嘹亮的聲音在大街上響起:

“明天,這個國家的政權將實現交接,大韓民國將誕生一位金大中總統。苦難的日子到頭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新時代開始了。”

人們手裏的氣球一個個飛向天空,明洞大街兩旁的林蔭樹,每一根枝條都亮起了繽紛閃爍的霓虹燈。在火樹銀花的光景中,我離開明洞大街。現在,人事已盡,隻待天命了。

“金大中當選總統”。

“苦難四十年之後……忍冬草終於開花了”。

第二天拂曉,一位大叔手持公布選舉結果的報紙,趕來日山找到我家。

“我打電話給電話局問先生的住址,那邊說不清楚,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悶頭找來,竟然找到了。‘金大中總統’啊,您知道我等這句話等得多麼辛苦嗎?”

他的嗓子已經嘶啞,我不禁百感交集。門外已經擠滿人,甚至還有推著水泥車從工地趕來的工人,說是在上夜班時,聽到我當選的消息,就徑直推著車一路奔來了。那天早上,我麵對整個大韓民國的國民,進行了就職演說。

“我深深尊敬和熱愛的諸位國民,金大中感謝你們!”

是的,整整五年之後,我通過了諸位的審判,重新回到這裏。讓我這株忍冬草開花的,正是你們。我知道,這並不是結束,這隻是一個新的開始。五年後我身退之日諸位給我的打分,才是我期待的結果。為了那一天不負諸位國民所望,我將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