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992年),我在總統大選中敗選之後,作別政壇。自1993年1月起,我到英國劍橋大學從事了為期6個月的研究工作。期間,金英社從國內傳達了他們的一個意向——想要出版一本關於我的書,建議我現在作為不必再考慮選民和選票的一個“自由人”,將往昔歲月的經曆和體驗整理成文。
當時我不無猶疑,但鑒於時過境遷,現在確實不必再考慮選票;又轉念一想,對於支持、關心我的國民而言,這也未嚐不是一種微薄的補償。因此,就應允了出版社的提議。
於是,日複一日,在讀書和研究工作之餘,這本書的文稿漸現雛形。在英期間及回國之後,我也一直惦念著這本書。完稿後再一審視,發現竟是我的著作中第一本溫和的作品。
而今,重新回味自己筆下的文字,一位德意誌皇帝浮現在我的腦海之中。
一戰德國戰敗後,德意誌皇帝威廉二世在流亡地讀到《孫子兵法》,歎息道:早讀此書,何有今日!
我與威廉有種同樣的歎惋:悔當初未寫此書,讓不少民眾失去了通過閱讀了解我本來麵貌的機會!
有一點需要在此聲明。這本書的寫作風格,與以前所發表的論文、演講集等截然不同。這是應了編輯的要求,好在對於已經離開政界的我來說,這一要求已不算強人所難。在這裏,我把過去欲言又止及有意隱晦的某些事實原原本本地一一道出,對於我內心曾經的膽怯和恐懼,也不打算避諱。
其實我是個很有夢想的人。我夢想將韓國建成一個富有人情味的社會,使困苦的人們享受到國家的福利;我夢想完成統一大業,讓七千萬人口的韓民族在亞洲太平洋時代屹立;我夢想使韓國躋身於世界發達國家之列,讓我們五千年的文明曆史結出累累碩果。
同時,我還夢想著讓世界每個角落那些受苦受難的人們活在一個充滿正義與自由的環境裏,夢想著那些與我們人類共同居處在同一個地球上的兄弟姐妹——飛禽、走獸、植物,乃至水、空氣、泥土、岩石等,都獲得正當的存在權利,各自維係健康的“生活”,實現“整個地球的民主主義”。
為了這些夢想,四十年來我一直努力著,一步也不敢停,盡管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成就。最後,我甚至連實現這一夢想的位置都沒能保住,揮淚告別政界。
而今,我寫這本書,本著三個目的。
首先,是為了我自己人生的新起點——是時候對過去的生命進行總結、畫上一個句號了;其次,是本著這樣一個初衷,即希望自己一路走過、學來的經驗教訓,對我深愛著的人民特別是祖國未來的主人翁——青年們的發展進步能提供些許幫助;最後,是想要交給人民和青年們一份囑托,願你們能夠用智慧應對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劇變,替我完成我未竟的夢想。
盡管我退出了政界,但這並不意味著我放棄了一切。人的一生,直到死亡的最後一瞬,都是逃不開一個宿命的,那便是——挑戰和應戰。我認為那些積極應戰並堅持到底的人才是人生的成功者。我決定與日後閱讀此書的讀者們一道,埋頭於祖國統一、亞洲民主化及世界和平問題的研究工作上,分秒必爭。這是我為自己選擇的最後的使命。最後,謹向對此書麵世提供巨大幫助的樸銀珠社長與金英社諸位同仁致以誠摯的謝意。
1993年12月3日
金大中
第一章 一個膽怯者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