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希奇,1864年生於貝爾格萊德一個破產商人家庭。他先後在格拉茨大學和貝爾格萊德大學學習法律,獲律師職稱。1885年,他曾參加塞爾維亞—保加利亞戰爭,1887年因寫《兩個奴才》一詩諷刺米蘭國王而被捕,第二年獲釋。後來他曾擔任外交官、縣長等職。
1900~1915年,努希奇先後任貝爾格萊德、諾維薩特和斯科普裏劇院經理,主編《戲劇報》。1908年參加反對奧匈帝國吞並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愛國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僑居意大利、瑞士和法國。1918年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聯合王國成立後回國,他任文化部藝術局局長,1923年後任薩拉熱窩劇院經理。30年代曾參加編輯反法西斯雜誌《我們的現實》。1933年被選為塞爾維亞科學院院士。
努希奇文學創作的主要成就是戲劇。他的戲劇創作密切結合社會政治生活的變化,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包括1883~1903年的創作。當時塞爾維亞處在奧布列諾維奇王朝專製統治之下,社會停滯,政治黑暗。他寫了《議員》(1883)、《可疑的人》(1888)、《平凡的人》(1902)等諷刺喜劇,揭露專製主義統治下社會的黑暗。《議員》撕破了資產階級民主的民主、偽善的麵紗,揭穿了所謂自由選舉的虛偽性,因而長期被禁演。《可疑的人》批判了官僚製度的腐敗,揭露了貪官汙吏的醜惡麵貌。
1903~1914年帝國主義列強加緊策劃世界大戰,奧匈帝國占領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努希奇這一階段主要創作以《洛亞哈吉》(1908)為代表,反映民族解放鬥爭的曆史劇。它描寫波斯尼亞人民反抗異族統治的鬥爭。作者通過人民起義的領袖洛亞哈吉這個人物形象宣告:“讓我們以死來告訴歐洲,我們也是一個民族,而不是任人擺弄的玩具。”這個劇本曾在各階層中引起廣泛的反響。第3階段包括1915~1938年的創作。這時南斯拉夫組成了獨立的統一的國家,但政權掌握在大資產階級手中。
同時,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推動了南斯拉夫民主力量的發展。努希奇重新創作喜劇著名的作品有《大臣夫人》(1931)、《多拉爾先生》(1932)、《亡人》(1937)等。《大臣夫人》諷刺了資產階級議會製度的虛偽、上流社會的自私和卑鄙。《亡人》是努希奇喜劇創作的高峰,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有根據財產而定終身的女人,靠剽竊而謀取學位的“學者”,用偽造證件謀取財的騙子等。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製度的腐朽本質。
努希奇的創作推動了南斯拉夫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他的作品構思縝密,情節自然,故事離奇而真實,語言豐富且幽默,感染力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