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佐爾,1876年出身於官僚家庭。曾在格拉茨和薩格勒布學習自然科學,當過多年教師和中學校長。1942年參加遊擊隊。1943年當選為克羅地亞人民解放反法西斯委員會主席。戰後任克羅地亞人民共和國國民議會主席團主席。90年代初期他成為“克羅地亞現代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納佐爾曾受頹廢派、象征派、印象派的影響,最後走向現實主義,但在他創作的後期又采用了現代派的許多手法。他寫過多種體裁的作品,早期作品多采用神話傳說、童話和寓言的形式來反映現實生活。在奧匈帝國統治時期,他創作了《斯拉夫神話》(1900)、《克羅地亞國王》(1912)等作品,號召南斯拉夫人民團結起來爭取民族解放。短篇小說《大約熱》(1908),體現了作者對被壓迫的農民的同情,對人民力量充滿信心。《抒情詩》(1910)、《新詩集》(1913)、長詩《蠢熊勃倫多》(1915)都是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年代的創作,表現了他對人民解放事業的樂觀主義精神。小說集《童年的故事》(1924),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版的,作品反映了達爾馬提亞農民和漁民的生活和風土人情。他在30年代創作了小說《牧人洛達》(1938~1939),在反法西斯戰爭期間和戰後又創作了反映和歌頌遊擊隊鬥爭的作品:《遊擊隊之歌》(1944)、《同遊擊隊員在一起》(日記,1945)、《鐵托同誌的故事》(1946)。
納佐爾的作品中流露著對祖國、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美好未來的向往。他善於描寫自然風光,想象豐富,風格質樸。